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42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3 毫秒
41.
《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疑问代词有47个之多,分属8系,表现出疑问代词在元明时期的复杂面貌。文章通过详细地定量分析,并与《水浒全传》的疑问代词作比较,展示元明时期口语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42.
中华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本文针对指示代词“那个”在汉语言环境的交谈中所具有的多种展示功能,结合该词在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上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并根据当下国人在社交沟通中呈现的用词和语法习惯,依据业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互动语言学方法和基于用法的语法观作为理论取向,利用真实的会话语料,反复推敲整理指示代词的一系列用法,探究各种句式中蕴含的逻辑和趣味性体现。探索适当运用代词句式让沟通更顺畅,合理减少“这个”“那个”等表达方式,以此达到高效沟通和清晰表达的目的。本文结合生活情境和语言模式,探讨了汉语指示词的使用规律。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带动全行业对汉语言文化进行探索和学习,推动我国文化领域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3.
疑问代词"谁"有疑指、虚指、任指三种用法.但只有主语、宾语位置上的疑指代词"谁"可以有条件地接受焦点标记词"是"的标记."谁VP"做单句和谓语时,疑指代词"谁"大都能接受"是"的标记;"谁VP"做主语、宾语、定语时,疑指代词"谁"都不能接受"是"的标记."谁"做动词宾语时,不能接受"是"的标记;"谁"做介词宾语且"P谁"做状语时,"谁"才能接受"是"的标记.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旁指代词的话语功能:旁指结构的使用语境及表达效果;旁指结构在话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代词one(s)在英语中是最常见且又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几方面着手,归纳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6.
先秦散文《庄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古汉语用词的特点,其中的“而”字主要用作连词,亦用作助词和代词。用作连词主要连接词与短语、短语和短语,可表达并列、承接等10种语法意义。其余还有由“而”组成的“而况”“而今”“然而”“俄而”等几个复音词。《庄子》中“而”的一些用法非常特殊,一些用法已经逐渐消失,一些还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7.
兴县方言指示代词有比较复杂的分类系统,一般语境中三分,在特定语境中有四分甚至五分现象。四分或五分大多是利用"那"与"兀"或"那"的不同音变形式相区别。经过全面系统的考察,发现兴县方言这种四分或五分现象是一种临时分类,与盂县方言的四分系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8.
汉语史资料、当代方言资料及类型学研究都表明汉语方言中存在"量词→指示代词→名词化标记"这样一个语法化链条。海盐方言中"个"的语法化过程较完整地保留了该语法化链条的演化路径,充分证明了该语法化链条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这可从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个层面解释促使该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49.
试析“那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那个"一词的用法灵活,出现频率高.从语法位置、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和对其贬义的分析四个方面对"那个"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0.
试论古汉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这一特殊句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先秦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已经表现出由动词前向动词后的过渡状态。到了汉代,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后置情况表现得更为突出。魏晋南北朝以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已仅仅是文人的仿古用法,不再反映口语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