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528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08篇
人才学   164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641篇
理论方法论   304篇
综合类   3537篇
社会学   516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笑 《老年人》2003,(7):34-34
说到我的第二次婚姻,不怕你笑话,是由一壶米酒促成的。1950年,我在解放四川的战斗中负了重伤,右眼被弹片击穿,右腿踝骨被穿透,腿底板被炸飞半边。从此,我成了瞎眼瘸腿汉。1953年,我复员回来,妻子见我这副模样,便带着小孩走了。我成了孤独的单身汉,好在组织上安排我到一所完小当老师,我才有了生活的勇气。在人生灰暗的日子里,只有学生能安慰我,帮助我,给我带来欢乐。我所教的学生,个个天真无邪,可亲可爱。下课后,他们帮我做这做那,让我找到了当老师的尊严和人世间的温暖,觉得有了学生就有了家。一个星期天,我班上的学生小桂带着姐姐来学校看…  相似文献   
12.
新礼貌运动     
罗克 《现代交际》2004,(10):8-9
~~新礼貌运动@罗克  相似文献   
13.
14.
简单之美     
张文学 《现代交际》2004,(10):23-23
简单是一种至纯至美的人生境界,它是无数智者终生追求的极致,它是能够让平凡生命体悟到彼岸真谛的精神跳板。面对纵向流动的时间长河,个体生命都变得有限起来。无论你从理论上能够设想出多少种人生可能,在单线条的时间脉络里,分身乏术的人类注定只能做有限的几件事。同一时间段  相似文献   
15.
教师人格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其他教育因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个性修养,树立崇高的威信,塑造良好的教师角色,在和谐的师生交往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天道与“上德不德”的人道联系起来考察“圣人之德”的理想人格,认为“圣人之德”的显著特征是“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圣人之德”的成长之道:私寡欲、守柔处弱和清静无为。  相似文献   
17.
郭小川,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76年因病去世,至今28年了。但是,在他夫人杜惠与儿女们的心中,郭小川仍然活着———有棱有角,才华横溢,激昂慷慨,神采飞扬。他不仅是一位受人景仰的革命诗人,而且是一位重情重义、操守高尚、善良而敦厚的好丈夫、好父亲。杜惠与郭小川是一对恩爱夫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的美学命题由来已久。在古代,“如其人”的人,一般理解为人格、人品,有时还更将这一命题倒过来,即人格决定其风格,人品决定其艺品。“书如其人”说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态态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率先提出了“书,心画也”的著名论断。扬氏所论之“书”,虽然未必专指书法,但第一次论及书法与书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这些有关书法理论根本论题的论述,对后世的书法理论及创作有着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来被看着是“书如其人”渊源。扬雄之后,“书如其人”说逐渐得以深化,成为中国书法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在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以阶级革命和民族复兴为核心主题的叙事逻辑。随着时代条件和实践需求的变化,两种逻辑经历了从前者转换到后者的发展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对辛亥革命作出新的认识和评价。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逻辑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绝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高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塑造其新型人格是高校思想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