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60篇 |
免费 | 677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842篇 |
劳动科学 | 465篇 |
民族学 | 1176篇 |
人才学 | 1560篇 |
人口学 | 859篇 |
丛书文集 | 6760篇 |
理论方法论 | 1210篇 |
综合类 | 15669篇 |
社会学 | 2928篇 |
统计学 | 18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382篇 |
2022年 | 458篇 |
2021年 | 601篇 |
2020年 | 635篇 |
2019年 | 600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604篇 |
2016年 | 876篇 |
2015年 | 1125篇 |
2014年 | 2480篇 |
2013年 | 2134篇 |
2012年 | 2169篇 |
2011年 | 2518篇 |
2010年 | 2433篇 |
2009年 | 2534篇 |
2008年 | 3303篇 |
2007年 | 2267篇 |
2006年 | 1672篇 |
2005年 | 1675篇 |
2004年 | 1451篇 |
2003年 | 1583篇 |
2002年 | 1765篇 |
2001年 | 1970篇 |
2000年 | 1694篇 |
1999年 | 336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市方正县的自然与民族历史旅游资源的状况,并对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2.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文章借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前台、帷幕、后台"模式,希望通过这一新模式合理地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美国印第安人文化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等为案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霍集斯(1710年-1781年)①,乌什维吾尔人,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归顺,曾扮演清朝军政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并对清朝统一新疆大业的顺利进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拟就霍集斯的宗教派别,其家族在新疆的地位,其家族投清对清朝统一新疆大业的影响及投清后的授官封爵情况等问题进行浅述,以期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4.
1942年青海牛瘟案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2年秋,青海境内的草原上发生了特大牛瘟病疫。灾情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拨款赈济、抚恤治灾、减免赋役、设置防疫机构等一系列措施。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在重新回顾、梳理、剖析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同时,对青海牛瘟案妥为处置的历史背景及民国政府的赈灾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5.
明代丝绸对藏区的输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一直在汉藏艺术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代丝绸通过官方赏赐和民间贸易大量输入西藏及其他藏区,被广泛运用到藏族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对其精神生活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在藏族金属工艺、佛经装帧、绘画、雕刻等艺术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6.
47.
由于地域偏远,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决定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比发达地区起步晚。只有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实际,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切实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加速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4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49.
本文就蒙古族古典文学名著<一层楼>的姊妹篇<泣红亭>的创作受汉文化及<镜花缘>等古典文学影响的情形进行了简略评述,并着重对<泣红亭>汉译本的得失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50.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条件比较研究--以甘肃省肃南县和贵州省黎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特尔菲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的指标体系 ,利用该指标体系对甘肃省肃南县和贵州省黎平县进行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 ,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