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2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管理学   1270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288篇
人才学   228篇
人口学   66篇
丛书文集   4590篇
理论方法论   778篇
综合类   10414篇
社会学   1167篇
统计学   373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192篇
  2013年   977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261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334篇
  2008年   1643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1036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方由林 《理论界》2006,(10):144-145
古往今来人性善恶之争不休,其实善恶人皆有之。恶的方面人性具有利己性,善的方面人性具有利他性,所以人类社会不仅有伦理道德,也需要适当的管制。政治的产生既源自于人的利己性,又源自人的利他性。从人性的两个层面上说人类都需要政治,有了政治也就能更好地维护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  相似文献   
992.
关于知情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怡  鞠小黎 《理论界》2006,(10):31-32
知情权是否应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性权利?如果不是,那么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到底为何?笔者在否定知情权为宪法性权利这一属性的基础上试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93.
祝治国 《理论界》2006,(9):115-117
本文试图从叙述学角度对调查性纪录片进行解剖,通过对《60分钟》和《新闻调查》的分析,对调查性纪录片的叙述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寻求调查性纪录片提高讲故事的水平及扩大吸引张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行政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自身也会产生失灵。但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行政低效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制度不够完善,如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组织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等。主要表现为政府决策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无法评价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何者的作用更大等。因此,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成本-受益分析和加强监督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先秦时期较早记录了孔子事迹的三部典籍———《论语》、《左传》、《国语》中的孔子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探讨了这三部典籍中孔子形象的各自特点,并总结出其在孔子形象塑造上的共同特点即原质性,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及其思想提供一个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处于转型社会座架下的政府由于多年的“惯习”,建构了主体客体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范式,但是以微博为基石的自媒体的历史性生成,特别是政府在微博场域中权力资本的缺席、行动策略的异化以及微博对人的主体性的彻底激活给政府舆论引导带来先验般的困境.主体客体化既成了这种困境的症候,同时也是这种困境生成的“问题式”.由此主体间性范式成为超越主体客体化的最优选择,它带来了舆论引导的“哥白尼革命”,成为微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引导范式.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用社会交换模型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 ,认为转型期城市社会交换是一个阶层间交换减少与阶层内交换增多、平等的网络性交换减少与不平等的等级性交换增多的过程 ,并认为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主要是由于交换主体的社会结构性要素特别是阶层地位的外显化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8.
荀子以其对于心、性等概念的独特理解为基础,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理论,在先秦哲学关于人性的讨论中独树一帜.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即"化性起伪",则可以实现"涂人皆可以为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性别”在中西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这样一个主张:“性”(sex,gender)是我们理解某个哲学传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维度;即在哲学思维中有没有对“性别”的意识,会深刻影响一种哲学的特点与走向。具体结论如下:(1)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存在论与认识论)中无性别意识,但在当代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正在觉醒;(2)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易》、儒、道、阴阳、兵、法诸家)中有鲜明的性别意识;(3)这种区别有力地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之间的一些重大不同。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犤在儒家中犦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技艺而非逻辑、科学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西方传统哲学基本是反其道而行之。文章最后讨论了女性在这两种不同的哲理传统中的地位,触及当前女权主义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黄开发 《江淮论坛》2002,(3):94-101
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是站在启蒙现代性的立场上提出文学现代性问题的,他们虽然也受到了建立在知、情、意三分的现代知识制度上的纯文学观念的影响,但对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特征关注不够.文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这一方面使新文学回应了时代的要求,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五四文学观念现代化的不彻底性,并给后来的新文学带来了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