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90篇 |
理论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180篇 |
社会学 | 23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当代刑法理论中确立一种法治观念 ,刑法学必须以重视行为及其实害的客观主义为基准进行建构。但是 ,刑法客观主义的继续发展 ,究竟应该坚持法益侵害说还是规范违反说 ?刑法判断的步骤是应当采用实证方法论还是注重价值论层面的意义 ,都是特别需要研究的两个基本“向度”问题。在当前中国 ,强调规范违反说的重要性可能更有现实意义。要在刑法基本立场上坚持客观主义 ,就必须在犯罪论中将事实认定与价值评价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李亚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03-106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近代债权制度与侵权制度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契约相对性原则的束缚,赋予债权以权利的绝对不可侵犯性,并藉此给予债权人以最为周全而充分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通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主观方面和主体的重点分析,着重阐述了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救济,力图更清晰地界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陆诗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20-130
"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存在重大缺陷。王志祥教授、徐光华博士为"构成要件齐备说"所进行的辩护难以奏效。学界对"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还存在着重大误读。新近出现的"类型化标准说"提倡不同的犯罪类型适用不同的既遂标准,其旨在增强犯罪既遂标准理论的实践功效。可是,该学说不仅未跳出"构成要件齐备说"的藩篱,而且又制造了一些新的"麻烦"。当下的"犯罪既遂标准说"存有"立场错误"、"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构建新的"犯罪既遂标准说"———"犯罪对象侵害说"。 相似文献
4.
单一行为,是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种犯罪的构成性行为只包括了一个或者一种身体举动的情况;复合行为,是指犯罪构成中的一个犯罪行为中包含两个以上从属性的行为,因而被法律规定成为一个行为的情况。绑架罪的客观方面是复合行为,即绑架(强行拘禁)他人的行为和发出要抉令(作为人质)的行为;判断绑架罪的既遂,首先要考虑的是具体绑架行为对社会关系侵害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具体绑架犯罪案发时的常见状态。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的微观与宏观——以《侵权责任法》为样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责任法>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体现了环境时代法律的"绿化"需求,但并非完美,除了未将生态破坏行为纳入到环境侵权外,还存在着未区分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规定过于粗放以及数人环境侵权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因应环境议题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环境侵害救济法>,全面规定环境侵害的民事救济、社会化救济、行政救济以及纠纷解决机制尤为亟需. 相似文献
6.
构建合理的村民自治权利救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福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120-123
中国农村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赋予村民平等的自治权利.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村民自治运作中的事实权利与法定权利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为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有效行使,有关部门应当着力建构一套以自治救济和司法救济为主,多种救济方法和渠道有机结合的,合法、规范、有效的自治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婚姻法中的权利救济制度只要求在离婚时适用,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客观上削弱了该制度功能的最大发挥,背离了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有重构之必要。一是建立我国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二是完善离婚时的损害赔偿制度,取消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享有和行使以离婚为前提的限制性的规定,赋予受害方配偶选择诉权的权利。三是拓展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及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同时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救济方式.在以上三部法律中,这些救济方式性质、内涵是否相同并不明确,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极易引起混乱,也为未来民法典设计私法责任承担方式设下了制度障碍.本文认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既可以作为绝对权请求权,又可以作为私法责任承担方式,二者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这种二元定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未来民法典应该作出科学的立法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起诉资格的认定是其关键问题.在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与原告资格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及新民事诉讼法中对“有关组织”认定问题的分析,指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扩张的必要性,并结合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公共性、不特定性、预防性的特点,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