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93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37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1314篇
社会学   1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研究相当薄弱。中国首例公民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案,使这一理论问题凸显出来。抽象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行为,由于其作用的对象广泛,比具体行政不作为更具有危害性,应将抽象行政不作为纳入行政侵权行为的范畴,对其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62.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侵害私密信息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民法典》将私密信息当作隐私权的保护对象,隐私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根据《民法典》适用的是过错原则。故个人信息权益与隐私权不可避免会发生重叠保护,亟待厘清。其中,因侵害私密信息构成侵权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反之则适用过错原则,但为充分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应降低信息主体对过错要件的证明标准。为了避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滥用以及平衡信息主体与侵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应在对精神损害的“严重性”有所要求的同时降低对其认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3.
商标反向混淆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概念、认定标准上与正向混淆存在较大差别,无法依据以往的商标侵权思维进行分析。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需要引入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推动认定标准要素的发展及完善,进而形成全面且稳定的认定标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法院应遵循判定的逻辑顺序,在现有的认定标准要素中选取适宜要素进行分析判断,秉承法律与个案灵活结合的原则处理案件,从而更好地规制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提高判决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4.
“人肉搜索”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新兴事物与现象,根据其对象和涉及事件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公众人物涉公事件型、非公众人物涉公事件型、公众人物涉私事件型和非公众人物涉私事件型四种类型.从法律角度而言,四类"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的侵入程度,呈依次递增趋势.同时,"人肉搜索"事件中涉及的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信息传播者、网站三方,各主体责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5.
对批评报道经常涉及的谴责、贬斥态度呈现上,法官理解与掌握的法律尺度比编辑、记者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的尊重更多地采取"新闻构成要素基本真实即可"的行业标准,法官面对媒体因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真实时,倾向于将苛刻的客观性要求置于优先地位.对批评报道侵权纠纷中媒体败诉率相对较高的现象,法官总体倾向于将之归为媒介从业者相关认识不足及法律意识欠缺等所致.  相似文献   
66.
《民法典》第1254条实质性变动之一为增设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侵权责任,物业企业作为建筑物管理人中典型代表,对其增加必要的法定安全保障义务可促成物业企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内外联防的监督体系。但高空抛坠物致害事件有其特殊之处,在适用规则时不应忽视审查抛坠物来源、致害物致损形式等内容,梳理责任主体在认定上可能存在的复杂情况,严格以规则第一款致害情形的出现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侵权责任适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67.
医疗侵权责任本源性问题研究的凸显,是对当前医疗纠纷紧张和研究范式转换的回应。我国的医疗侵权责任本源性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医疗的公益性将医疗行为与一般的民事行为区别开来,难以直接套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制。现行医疗侵权责任法制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必须进行修正。我们必须辨明医疗行为的公益性,找出现行医疗侵权法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缺陷,确立医疗侵权责任研究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明确医疗侵权责任法制社会本位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8.
对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4条的93份有效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案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存在扩大化适用的现象,法院未正确处理特殊侵权规则与一般侵权规则、特别法与一般法之间的关系,导致法律适用错误;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法律推理过程错误。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缺乏选法理由,直接援引法条作出裁判;另一方面,说理过于简单,法律推理混乱,如存在适用第44条中不存在的系属公式、未审查当事人是否达成选法合意、未对"经常居所地"进行认定等问题。因此,我国应细化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的作用、加强司法职业保障制度,并构建多元化涉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9.
于倩 《现代妇女》2014,(2):54-54
人肉搜索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关注,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一方面人肉搜索揭发了许多贪污腐败现象,成为了网络监督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有不时出现了许多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人肉搜索中的网络侵权案件不断涌现使得人肉搜索法律规范势在必行,人肉搜索侵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区别于传统的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70.
陈思宏 《现代妇女》2014,(2):206-206,215
2006年,从8月28日到9月3日,台湾富士康集团诉《第一财经日报》的"名誉侵权案",经历了从索赔3000万元到1元,到双方握手言和、富士康撤诉的令人瞠目的戏剧性过程。富士康的"血汗工厂嫌疑"和天价诉讼行为,逐然已成千夫所指;《第一财经》最初的报道和媒体在此案件中的表现,也陆续被指出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离完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中国当代媒体将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正确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中国的新闻法又将如何完善,以保障媒体理性捍卫新闻自由?——这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