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才学 | 2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60篇 |
理论方法论 | 57篇 |
综合类 | 881篇 |
社会学 | 83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张宗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93-95
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人民大众口头上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们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具有完整而独特意义的词语。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中创作了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使用亦不同。通过比较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英汉习语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2.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英汉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曦颖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94-96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74.
谈英汉广告中的仿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54-57
仿拟是英汉广告中的一种有效修辞手段。文章拟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对英汉广告中的仿拟现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修辞特点,进而探讨仿拟在英汉广告中的修辞效用。 相似文献
75.
郭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20-126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价值导引和知觉定位的作用非但没有完全消减,反而有所增强。美俄日韩对朝鲜的生存与发展的知觉认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推断,即美日的"朝鲜威胁论"、俄罗斯的"朝鲜负担论"以及韩国的"朝鲜崩溃论"。固执地坚守以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冷战思维必然导致对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的错误知觉,甚至会产生国家间关系的严重敌视或是对抗。历史传统和地缘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理性对待朝鲜,要力避错误知觉,确立起战略思维,并放眼于长远和未来,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角度,稳步构建起中朝之间的正常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76.
77.
78.
唐志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379-38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见解,那是因为说话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语是一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英语习语还是汉语习语,都与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密切相关,并且反映其文化,也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文章从生活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9.
董晓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3,(1):134-140+163
作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俄苏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遭到了冷遇,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业已终结,而且也不再引起中国读者的广泛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是丢失了一块宝贵的精神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以往对俄苏文学的理解与接受存在着缺失与误读,在过度崇拜与赞誉中接受了被我们自己变形了的俄苏文学,从而造成了对俄苏文学的误读与曲解。还原俄苏文学的本来面目,重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是让俄苏文学重新回归中国读者视野的前提。 相似文献
80.
在廿世纪一、二十年代历史上,出国留学以振兴中华,拯救民族危亡,成为朝野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是当时先进青年学生追求新思想的重要途径。而期间,尤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赴俄留学运动为翘楚。本文主要着重于比较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赴俄留学运动之异同,同时揭示这两个运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