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德育是育“德”之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在目前,学校德育目标偏失这一本体论,片面地追求工具化、理想化、绝对化,而忘掉德育的本真是培养人的德性。因此,学校德育改革应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发展个体的主体道德能力,塑造个体的主体价值,使德育成为完善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2.
摘要本文对法律文化结构的内容、存在的偏失及其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对策一是对现有法律实物文化加以最充分有效的利用;二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化;三是培养健康、完善的法律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在主体价值立场处理方面存在四种偏失,即:重人格姿态,轻精神厚度;重心灵体验,轻理性反思精神;过分推崇策略意识;忽视艺术特殊规范。这是因为,特定时代环境中抉择严峻而频繁,作家难以从容地参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内涵;意识形态的强大吸附作用,导致了知识分子文化独立意识的贫弱;文化资源不够深厚,局限了价值立场的文化支撑力;审美传统不够成熟及对审美参照物批判审视精神的欠缺,使作家们总是重蹈覆辙;存在自恋情结,缺乏自审意识则是其主观心理原因。种种因素导致作家人格结构的缺陷,从而形成了使主体立场选择发生偏差的负面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在最近的二十几年以来虽然得到了新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复杂的困境。由于社会变化和西方理论的大量引进,文学批评呈现出一种“时尚化”和媚俗化的倾向,致使批评功能出现了偏失。批评功能的这种偏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批评意识的匮乏、批评主体的缺席和解释的虚拟化。要摆脱这三个方面的困境,批评家就必须首先坚持正确的文学立场,秉承科学的精神,保持批评的良知;其次坚持明确的标准,努力发挥创造力,同时积极对作品做出价值评判;最后把目标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关注思想和内容本身,重新凝聚起批评的实践力量。唯有如此,当代批评才能获得独特而持久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关乎着数亿人生存与生活命运的中国养老金,不仅潜藏着庞大的支付“缺口”,而目.其试图彰微的迹象。同时,受特定的制度约束,养老金的实际运行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偏失与扭曲。因此,如果不能对养老金账户进行有效的充盈和启动微观管理机制的深度再造,中国养老金制度未来可能将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育“德”之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分析目前学 校德育目标偏失这一本体论。针对片面地追求工具化、理想化、绝对化倾向,提出了学校德育改革应以人为本,塑造 道德人格,回归德育的本真是培养人的德性,使德育成为完善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7.
卢慧敏 《管理与财富》2009,(11):116-116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构目前尚属于过渡时期,由于各种价值观念的渗舍中国现行法的价值具有多质性、冲突性和失衡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应该消除现行法的价值偏失现象,进而阐释契约论,从中建立起中立性的价值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普通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偏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一直都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始终没有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跨越式提高.尽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不能通过反省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偏失行为来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是造成思想道德教育效力低下的根本症结.鉴于此,纠正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偏失行为,使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能够有所突破,就成为当下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男性作家成为女性形象的主要设计者和讲述人,他们从自身性别和政治立场、社会伦理出发,依据“男性认知”,将女性从女性实际生活现场中剥离,变为一种构筑“男性话语”的牺牲,也显示了现代文学启蒙理性的偏失。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伦理在中国儒家学者的心中从来就难获认同,在朱熹这里也不例外。朱熹对佛教伦理的审查结论是:在认知上是"不识天理"、在实践上是"不守伦理"、在目标上是"自私其身"、在特点上是"无缘之慈"、在后果上是"绝类止善"。然而,朱熹的这种理解和评判并不尽符合佛教伦理的本貌,与佛教伦理的特性相去甚远。因此,朱熹既不可能准确积极地诠释佛教伦理,也不可能将佛教伦理真正引入其思想世界,更不可能展开所谓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融合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