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朱光潜在五六十年代参加的美学大讨论中,批判自己的唯心主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对美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提出“美是主客观统一”说,并揭示了美感产生的根源;2.阐释了“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内涵;3.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对象,美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4.美学要民族化。  相似文献   
22.
着眼差异: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林伍德与克罗齐均从反对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要求改变历史研究消极呆板的状况,重建历史与哲学的统一。柯林伍德借助历史哲学建构历史学;克罗齐从历史认识本身出发走得更远,认为历史与哲学同一。在国内,二者历史理论的差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反相似点被夸大。文章认为,柯氏与克氏论述语境不同,一个在讨论历史学,一个在讨论历史;二者历史理论架构自哲学观到历史观最后到历史知识观都存在着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23.
林语堂是将西方表现主义美学引入中国的重要使臣之一 ,然而在引进、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他对表现主义美学的理解和译介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误读”。对此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更深刻、完整地了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观  相似文献   
24.
与漆画共呜     
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开门见山地开玩笑道: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照此逻辑,艺术可以是从水墨、书法、油画、雕塑、装置直至怪异的行为和出格的举止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只要你喜欢,这都是艺术;只要你不喜欢,这都可以不是艺术。而你喜不喜欢,往往跟你能不能看懂或者理解这些形式有关。这便是人们常常说的“共鸣”。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美学名家邓以蛰因不满于中国现代美术界的创作弊病以及五四以来质疑国画生命力与价值的激进主张,在紧密结合中国画史与画论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近现代哲学与美学理论来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哲理性研究。邓以蛰围绕"气韵生动"这一核心范畴,将中国古代绘画概括为"体—形—意—理"的线性发展过程,视"理"(气韵生动)为中国古典绘画的理想境界,并率先建构了一种相对完整的系统性绘画美学理论,对于中国现代的美术学研究与美学理论话语建构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26.
<论稿>指出克罗齐属于非黑格尔体系,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前后是统一的,克罗齐的历史地位不容抹煞.由此澄清了一些克罗齐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论稿>取得的成绩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7.
克罗齐的直觉理论和艺术论 ,为解决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特殊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强调了审美和艺术创造中的文体性 ,有力地推动了后来美学和文艺的发展。这是他的美学的积极方面。克罗齐否定了艺术的社会作用 ,他又否定科学方法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运用 ,不利于美学、文艺的深入探讨。这是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8.
针对康德知识论的内在困难,克罗齐对康德知识论做了三个方面的改造:首先,克罗齐视“直观”为独立的精神活动,而不只是知识产生的必要条件;其次,“概念”是“具体的普遍”,但不能脱离“直观的表现”;再次,“直观”到“概念”的勾连,蕴含着思维的“跳跃”。克罗齐试图借此克服康德知识论的想象力难题,以将“精神活动”作为对象纳入到其精神哲学中。恰当地把握克罗齐改造康德知识论的路径,不仅可能彰显出康德问题的思想史意义,而且亦能折射出西方哲学在近现代的转变逻辑。  相似文献   
29.
克罗齐是康德、黑格尔之后西方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就学于海德堡大学法律系,师从经济学家克尼斯和哲学史学家费雪。1883年,应征服役并被提升为军官,1884年离开军队,在柏林和哥廷根大学注册学习,1888年,加入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政治联盟”。1889年,以《论中世纪的商业企业史》一文获法学博士学位,1891年提交题为《罗马土地史及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的沦文而获得柏林大学法律系教授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