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构建高校全程化多路径生涯辅导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有目标、有计划、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构建了全过程、多路径的高校生涯辅导体系,探讨了实施内容及原则,引导学生自觉把大学生涯与未来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2.
大学生就业依旧是2010热点话题之一,回顾上一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巨大考验,据报道,2009年有610万毕业生面临就业,2010年更达到630万的人数,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挑战,就业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大学生就业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就业问题已不再是能一步到位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需要专业化、全程化,是更需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关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3.
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种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围绕着就业难的突出问题,有效地开展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内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文章就高等教育转型期如何做好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探讨,提出两个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的辅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与技巧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二是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使用与管理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路。  相似文献   
44.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及个人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职业指导教育应贯穿整个高职学生学习阶段的理念及如何构建职业指导全程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职业发展与学业学习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教育始终的一项工程,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职业生涯教育多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环境,实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职业》2009,(2X):11-12
<正>注重职业引导,让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采访对象: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黄新敏主任黄新敏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该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市场建设工作。浙江工业大学注重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积  相似文献   
47.
所谓全程化调,就是从棉花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阶段内,根据棉花的长势长相,需促则促,需控则控,以协调棉花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发挥群体增产作用;平衡棉花“两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通过化学调控技术,使锦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朝着稳长、早熟、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8.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是一种在高等教育环境下所开展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分为意识唤醒、实践辅导和就业指导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职业发展教育都有其特定的具体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才是最科学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决中职职业指导模式单一、方法单一、内容单一、效果单一等问题,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综合、高效能的职业指导,必须构建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本文对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0.
本文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情况,对棉花全程化调的方法与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