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展就业指导能有效地缓解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局面,"全程化"就业指导是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学界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提炼和总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规划指导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顺利就业,对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坚持就业指导的"四化"原则,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的完善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4.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中存在指导时间滞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指导方式单一等问题,这既有主观认识上的错位,又有客观上师资力量不足和指导模式系统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可采取三个应对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指导,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职业指导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85.
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契入点——新生入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薇 《职业时空》2008,4(8):121-121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因此,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就业指导工作从何处入手呢?笔者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学生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就业指导也就是将入学教育作为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契入点。  相似文献   
86.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做好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不仅能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也能帮助大学生在当今就业形势及其严峻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各高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今天,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理念应运而生.然而,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又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可以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把职业指导分成3个阶段,并对各阶段职业指导的可行途径以及预期效果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87.
医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发突出,探索适合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是解决就业困境的出路。针对当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医学本科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讨该教育模式的构建,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分阶段开展不同主题理论和实践教育活动,以推动医学院校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8.
高校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瑞峰 《决策探索》2008,(18):50-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因而,高校就业工作也相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但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短期促销”、“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89.
高校应从对大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形成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进行环境评价扣职业探索,在此基础上拟定职业生涯实施方案;指导大学生选行职业准备,并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实施途径应坚持围绕职业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遍指导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将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指导之中。  相似文献   
90.
为了改变传统的"期末理论闭卷考试"单一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凸显对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了全程化、多元化《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学习态度+实践技能+期末考试"考核模式的评价体系,经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