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61篇 |
免费 | 267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10篇 |
劳动科学 | 179篇 |
民族学 | 165篇 |
人才学 | 290篇 |
人口学 | 54篇 |
丛书文集 | 3302篇 |
理论方法论 | 705篇 |
综合类 | 5126篇 |
社会学 | 982篇 |
统计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38篇 |
2022年 | 248篇 |
2021年 | 353篇 |
2020年 | 304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463篇 |
2014年 | 1007篇 |
2013年 | 771篇 |
2012年 | 982篇 |
2011年 | 1084篇 |
2010年 | 984篇 |
2009年 | 1094篇 |
2008年 | 995篇 |
2007年 | 805篇 |
2006年 | 674篇 |
2005年 | 474篇 |
2004年 | 409篇 |
2003年 | 318篇 |
2002年 | 242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3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设有:"农村·农民·农业研究"、"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土地问题"、"哲 相似文献
102.
苗景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292-293
基于日本大地震后核电事故引发的抢盐事件,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社会群体轻信传言和恐慌的心理危机,并从政府、传媒等角度提出提升社会公信力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袁祖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在有关社群共同体生活的政治伦理信念和道德价值之维的根据与合理性问题上,实用生义哲学基于公共善本位的“有效性思维”理论,用所谓“统一的经验整体”的理论,厘清了“社会”与社群“共同体”的合理关系问题.在政治伦理的价值信念问题上,实用主义致力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实践整合,将社会正义视为社群共同体的最高德性,以此实现对民主共同体之生活模式的构筑以及“民主化了的个人形象”的实践塑造.实用主义有关正确划定“政治国家”和社群共同体边界的思想,对身处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克服狭隘经验主义与功利主义等的社会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唐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75-76
重视民意调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但我国民调工作的现状却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足够支持,我们需要规范民意调查体制、加强民意调查队伍的建设,科学界定民意调查的使用权重度,以充分发挥民意调查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博客的意义不仅是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渠道,更是一个公共论坛,其在引导、构建公共舆论时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试图洞悉博客对公共舆论构建过程的外在性影响的表现、流程、机制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8.
刘小川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3)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今后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社会公共需求日益上升,强力推动着小康社会的基础构造.然而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口,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的不均衡.对此规律的认知,有利于我们适度调整相关经济政策,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真正的个人化叙事是一种与公共历史叙事保持着辨证关系的开放性叙事方式.它的个人化表征实际上关联着深刻的公共问题意识.具体来说,它的公共身份性质体现在三个层面,即个人主体的公共身份;个体叙事形式的公共原因;文学本身的公共领域性质.这三者共同规定了个人化叙事的公共性意义框架. 相似文献
110.
从“他治”走向“自治”——新中国农村公共生活模式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生活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考察公共生活模式的变迁路径也是认识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视角.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生活经历了从“他治”到“自治”的模式变迁过程.“自治”的公共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村民的个体理性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农村的发展活力.当然,“自治”的公共生活模式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促进农村“自治”的公共生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健全网络化的治理机制,整合多元力量,实现多元合力;通过实现优化调控,保障“自治”的公共生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