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1世纪》2013,(5):46-50
强调法律公平正义,古已有之.《礼记·月令》有云:"审断决,狱讼必端平。" 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洗冤集录》,开篇语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法中所以通差今佐理椽者,谨之至也。" 大意是说:"大辟"(杀头)是最重的刑罚,其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人犯是生是死,断案是曲是直,全取决于这个决断。因此,法律要强调细致勘查、周密审理。进入现当代,这种理念得以不断强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法治是洽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短短几个月来,"法治"被反复重申尤其,自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实施始,多起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例,在程序或实体上得以纠正。3月26日洗冤的浙江"张氏叔侄强奸致死案",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12.
后羿射日,是我国古代著名神话之一。然而,世人却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如羿射九日说、羿射九乌说、两羿说等。而这些都并非历史事实,其真正的来源是《尚书·胤征》篇对于羲和的一桩冤案。羲和并非沉湎于酒之人,而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后羿谋权篡位,掌管日月之事的羲和便不为其颁历。不料,日食出现,"君弱臣强"之流言纷起。后羿恐慌,便嫁祸于羲和,并派胤候征伐之,以安定民心。射,通斁;日,代指日食。射日神话之源,实为后羿厌恶日食之流言,后由胤候射杀羲和演化为后羿射日之神话。此过程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英雄崇拜心理、民族融合需求、和平安定愿望等。历史中的国贼演化为神话里的英雄,这正是社会和谐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陈子昂二题     
本文探讨了陈子昂研究中两个重要问题 :陈子昂文风的成因和被害的死因。陈氏世居射洪 ,僻处三巴腹地 ,其文化传承乃汉魏遗制 ,很少受时风变迁的感染。乡土文化的熏陶和尚侠出奇的个性 ,是陈子昂在六朝遗风统治唐初诗坛时能毅然举起汉魏大旗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列举唐代出土墓志的新材料 ,揭示了武周时期政治迫害的严峻形势 ,进一步申论陈子昂之死是武三思授意射洪县令阴谋陷害的一大冤案。  相似文献   
14.
锚定效应是导致法官认知及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减少这类偏差,也就不可能真正降低刑事冤案的发生率。这个重要但是研究几近空白的领域,对冤案的发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分析思路试图对锚定效应的相关理论概念、发生机制和如何减少锚定效应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法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宋高宗确立南宋政权之后,即着手收拢军事力量和惩治围城罪臣。在对张邦昌、宋齐愈及洪刍等人的审刑过程中,忠节的传统儒家道德观念被渲染的淋漓尽致,案件进展也大致符合审判程序,但贯通其中宋高宗的意旨,却透视出南宋初年政治的大致取向。相比传统儒家忠节观念而言,稳固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体的政治基础,以及重构皇权支配下的军事力量,当更具时效性。宋高宗在处理围城罪臣的过程中,恰恰着眼的是实际的政治利益,急需面对也是如何稳固政治基础及应对可能变动的政局。  相似文献   
16.
“狱侦耳目”虽然在协助案件侦破方面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其在侦查过程中极易被滥用,从而异变为一种直接实施“侦查行为”的秘密力量。张辉、张高平冤案的爆发,反映了滥用“狱侦耳目”对于司法公正的巨大危害。对此,应当从法律修改与法律适用、制约机制建设、侦查模式改革三大层面入手,建立起健全而完善的防范、治理机制,以减少并遏制“狱侦耳目”的滥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二张”式冤案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2014,(4):74-76
1959年,史学界、文学界突然掀起了一股沸沸扬扬的为“曹操翻案”之风。这股浪潮幕后的最大推手,当属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9,(4):13-23
"诣阙讼冤"源远流长。原始时代,有"明台""衢室""欲谏之鼓""诽谤之木"等讼冤方式,周朝有路鼓、肺石制度,用于贫苦而告状无门之人讼冤于周王,春秋战国时期,有"啧室之议""下令求谏""不毁乡校"等形式表达冤情、申诉冤案。演变到汉代,"诣阙讼冤"成为汉代冤情、冤案表达及平反的一种机制。"诣阙讼冤",即讼冤人奔赴君王所在的宫阙,直接将冤情讼之于最高统治者。由于汉代法律制度、专制制度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黑暗,导致大量冤情、冤案在地方上无法处理,"诣阙讼冤"者络绎不绝,受冤者本人、亲属、朋友、学生、治民甚至是与受冤人毫无关联之人,皆可"诣阙讼冤"。"诣阙讼冤"的对象为最高统治者,包括皇帝及称制之太后。"诣阙讼冤"的处理机构是公车司马和尚书台,处理方式有"覆""录囚""省章或面见"。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最高统治者对于少部分冤情、冤案会平反,对于少数造成冤情、冤案的百官吏民会加以处置。但"诣阙讼冤"有其局限性:一是"诣阙讼冤"的高额费用让贫苦百姓望而却步;二是官吏的推诿、腐败、敷衍,使得"诣阙讼冤"效果很差;三是"诣阙讼冤"多见属吏、学生讼师长之冤,很少有百姓讼冤,这是由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捕风捉影"9·11"恐怖袭击后短短几天内,一些装着炭疽粉末的信件纷纷寄达NBC新闻、《纽约邮报》、《太阳报》等媒体办事处的邮箱里。这些信件至少造成五人死亡,全美上下一片恐慌。美国人差点把警察局的电话打爆,他们都觉得自己收到的信件非常可疑。  相似文献   
20.
《中外书摘》2014,(5):23-26
秦城监狱 1976年对全国人民来说,真是难忘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