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明代中后期,以“闽中异端”之称闻名于世的三一教主林兆恩大倡“三教合一”之论,从而将儒、释、道三教的入世出世观深度融合。首先,林兆恩从“体用合一”之角度提出入世出世不可偏废的原则,从而消解了三教在入世出世观上的差异。其次,他又以“心”作为判别三教入世出世之依据,通过“心”来论证三教在入世出世观上的一致性。最后,他站在儒家立场,以“归儒宗孔”论调停了三教在教化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72.
佛教思想成为垮掉派作家用以观察社会、看待世界的一种人生哲学,对"垮掉哲学"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佛教中诸如禅宗、缘起说、出世说等理念对垮掉派作家从现实世界的压抑中解脱出来,走出自我困境,超越自我意识,重新寻找一套价值体系等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徽州社会科学》2006,(8):55-55
“有空气就有热水”。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当你走进跃进路一侧的锦江空气源热水器营销中心就会明白这不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74.
笑汀 《老年人》2010,(8):50-50
清末民初,在各种新旧文化、新旧观念的交相冲撞下,中国文学界涌现出一批风流名士。他们入世而不能融合,出世又不甘埋没,于是或佯狂以傲世,或骋才以玩世。  相似文献   
75.
[摘要]在冯友兰,依照“觉解”的程度不同,人生展现为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之不同层次。面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境界层级,人生之最终追求是越上“同天境界”,从而成为圣人。然而,圣人并非因其高远的境界而“出世”,而是“即世”又“出世”即“超世”的,亦即“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正因为如此,圣人是适宜为王的。冯友兰不仅对此进行理论探讨以引导社会,而且自己亦在此哲学观念下度过一生。即,成为圣人,进而成为王,是冯友兰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76.
海子 《老人世界》2013,(11):4-6
浙江临海最大的一家副食品批发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一个人,而是钱家的四位兄弟姐妹,他们齐战商海,抱团创业。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他们不但没有明算账,还实行起了标准的“糊涂账”,大家不分功劳大小,平分股份,平分利润。他们不光生意在一起,6户人家还全都生活在一起,跟着70多岁的老父老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四世同堂,吃着“大锅饭”,所有生活开支“公款报销”,其乐融融。老大钱海欧幸福地说:我们这种新式“大家庭”,调出了世上最浓的家味。  相似文献   
77.
陶渊明以隐逸诗人的形象著称于世,从对其辞赋的分析来看,陶渊明的归隐自有原因,归隐前后也不乏入世济天下的思想,归隐后仍在"兼济"与"独善"的矛盾中交织,且仍偶有"情执"的烦恼。本文试图以陶渊明的辞赋分析为基础,对其出世和入世的情结进行剖析,从而提炼出陶渊明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78.
在传统文化中浸润日久的"帝王作家"二月河,秉承了道家"出世"思想的精神特质:追求自由旷达、推崇自我个性,崇尚"真朴"理想.正是作家的这种"出世"情结,给"落霞三部曲"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使作品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而幽邃迷人.  相似文献   
79.
1父亲一心想要男孩,可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在有了三个姐姐之后,我才终于出世。听大姐说,我出生的那一年中国正开始搞计划生育,农村也管得紧。娘怀我的时候,村支书带着大队的年轻人把我们家小小的茅草房给扒了,并没收了家里所有的劳动工具。一家人失去了遮风避雨的地方,在爷爷家的牛棚里住了两年,后来在众亲支援下,我家才凑够了盖房子的钱。可是从此家境一落千丈。三个姐姐都没有念过书。我的出世给家庭带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