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46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管理学   12498篇
劳动科学   639篇
民族学   1385篇
人才学   2148篇
人口学   402篇
丛书文集   14382篇
理论方法论   4056篇
综合类   29768篇
社会学   5071篇
统计学   1563篇
  2024年   525篇
  2023年   1820篇
  2022年   1465篇
  2021年   2167篇
  2020年   1683篇
  2019年   2244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1438篇
  2016年   1847篇
  2015年   2412篇
  2014年   5197篇
  2013年   4683篇
  2012年   4825篇
  2011年   5174篇
  2010年   4483篇
  2009年   4484篇
  2008年   4572篇
  2007年   3339篇
  2006年   3146篇
  2005年   2758篇
  2004年   2695篇
  2003年   3166篇
  2002年   2605篇
  2001年   2154篇
  2000年   1460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时期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班主任管理学生时潜藏的一些问题,比如过于集权化管理、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心理辅导等。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力争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生物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合作、生物科学知识的国际化共享以及生物科学人才的国际化训练是生物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这种国际化也是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顺应的潮流。在很多高校的本科生物专业中,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核心课程。为了实现国际化分子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展了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该文从优化课程计划、精选课程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师资力量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近几年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同时,也对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社科纵横》2016,(6):28-31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助推器。河南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富强河南"建设,但也面临一些瓶颈和问题。为此,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超常规发展,配置高效的创新驱动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完善财政金融体系,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劲动力;要优化创新环境,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96.
陈传龙 《华人时刊》2012,(12):78-79
江苏省兴化市地处苏中地区里下河腹部,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人员外出不多,所以海外华侨华人数量相对偏少。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和国内外人员双向流动的日益频繁,兴化市的侨界人士持续增加。兴化市侨办本着对侨务工作的热爱和真诚,深入开展为侨服务工作,得到了当地侨眷属的爱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铺就了一条县级侨务工作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97.
《领导决策信息》2012,(29):20-21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幸福感,山东肥城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办法,依托社情民意受理服务平台、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创出了一条提高服务水平、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98.
姜涛 《经营管理者》2012,(6X):370-37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能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作为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来说,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向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9.
1000.
"负责任创新"是近年来欧美国家提出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工科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亟待加强"负责任创新"教育.为此,从社会整体发展、社会创新主体、创新教育范式、受教育对象成长四个层面回应"负责任创新"教育的现实诉求,遵循"负责任创新"的"预测—反思—协商—反馈"的代表性理论框架来设计"负责任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最终从从业认证、课程协同、意识培育、文化营造等维度构建具有相对统一价值追求和实践规范的新型创新教育范式,为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增强高水平创新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