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54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287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3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2005篇
社会学   399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2.
依据教材,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借助插图,注重知识联系,加强练习;开展合作教学等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3.
审美创造主体论是巴赫金美学思想的核心,涵义结构复杂,但这个结构整体上却有鲜明的特征一体双义.他既是外位整体的审美观照者/创造者,又因对他者的当下直观产生交互性的同情体验而成为一个形象化的客体性人物.反映在作品创造中,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可论定者,同时又客体化为两付"面具",成为叙述人和主人公;另一方面,读者从作品整体的形式中能感受到他把握语言的艺术功力,而这一能力却来自大时代文化史的形塑.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讨论分析数学直觉思维在数学学习、数学创造和数学思维中的作用,指出了数学直觉思维是理解数学知识、发现解决数学问题思路的有力工具,是数学发明创造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发展个体数学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维意蕴及其取向,是一种协调、稳定与差别、矛盾并存,有序与创造活力兼具,人与人、人与自然同一的,具有多样化、整体性价值取向的新型文明社会。从多维视角,以整合观念去把握这一命题的内涵和本质,能为当前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4月,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即将上映,杜拉拉再次成为热点人物,这个没有背景、条件并不出众的女孩,却一步步从小职员做到高管,而且每一次,都是老板主动为她升职。一直在默默奉献的OL,不禁充满疑惑:该怎么做,才能让老板主动为我升职?  相似文献   
47.
如今高校的素描教学基本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模式,学生的写实能力几乎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致使我们的教学凝固在一个单一方式的氛围里.事实上素描课作为基础训练,其任务是通过严格的造型训练并赋予情感传达,引导学生走入艺术探索和创造阶段,进而彰显个性,发挥才华.  相似文献   
48.
在数学教学中,错例经常会碰到,有些可能是学生的常错题,如果我们简单地判以对或错,那么,说不定错误还会重演;但若能及时借题发挥,以此为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  相似文献   
4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创新能力靠培养,创新人才靠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5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如何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