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81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65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柏克的政治发展观是与保守主义紧密相连的,既不要全盘毁灭,也不要不加改造,而是取一条中间道路,在保持国家秩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改革;任何政体只要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繁荣,就有生存的权利,但是理想的政体形式是混合政体加上法治和有保障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92.
人的脑容量是有差异的。可是,有点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因为,人脑除了运动区、语言区以外.还有一个尚未启动的庞大的“静区”.不存在什么脑细胞不够用的问题。这是人才广泛性的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93.
王焱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1):115-116
生存论分析的障碍之一,是缺乏“前提的整体”,本文着重揭示《存在与时间》先行具有“前提的整体”的步骤:通常的存在之领悟不等于一般存在的意义,前提的整体不等于课题的整体,平均日常状态不等于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94.
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过程也就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完善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绝对专制主义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基础之上的。中国国民观念的提升与国家权力的民主化也应建立在民族国家形成这一基础上。今天的中国,如果一些基本国家制度没有建构好,过分地强调国家权力的民主化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5.
左彬 《决策探索》2007,(3):80-81
中国政府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事关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命运,事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而面临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应当研究分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6.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系列思维误区.从思维方式的主导方面和基本方面来说,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实现文艺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即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随着人们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8.
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人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高校师德建设实际上是把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种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积极态度和思想。师德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创新性、进取性、团结协作性以及广泛性和深远性的特点;探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人本前提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改进教风带动学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成才;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
任何一项决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价值问题,价值取向是行政决策的前提,是行政决策的目标,是行政决策的灵魂.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决策者公共行政价值观的确立,其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反映公民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出现了"谈讲色变"的现象.其实,新课程并不排斥讲解,因为讲解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对话、沟通、合作等理念.调查也显示,中学生对好的语文课堂讲解持欢迎态度.当然,语文课堂讲解能否实现优化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