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64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程必定 《决策》2001,(7):13-14
改革开放以来,淮北地区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已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凹地",加快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全省各界人士的共同认识.加快淮北地区发展的路径可有多种选择,但我以为,关键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五"期间,淮北地区必须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2.
尽管农业规模经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进展却很缓慢,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土地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户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来提出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3.
以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佛光乡、岳滩镇、庞村镇等4个乡镇的210户农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偃师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偃师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自身素质问题、组织管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加大劳务输出的组织力度、健全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4.
张万英 《青海统计》2007,(8):16-18,12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非农领域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按照"立足省内,开拓省外"的思路,加大劳  相似文献   
95.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福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特征、原因以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建设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福建工业化、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理论界在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忽略了农业劳动质量,在讨论农业劳动质量时又远离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多少,人民公社下劳动质量的偏低导致了农业产出低和农业劳动力不足;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劳动质量得到提高,进而也使农业产出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人民公社下劳动质量的偏低是生产队的组织结构导致人们争夺分工好处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内生交易。  相似文献   
97.
刘驰 《理论界》2005,(11):216-217
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口过剩的原因,并提出通过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以及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各种途径来减少农业人口数量,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化,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兼业转移曾由于其转移成本偏低,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在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就地兼业转移的作用?笔者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就地兼业转移将仍然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论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的新形式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作者首先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四个问题;然后分析各种土地流转方式的特点,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最后强调做好这项改革所必须做好的四项配套工作,如加快培育土地转让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100.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体制的约束,目前,宁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充分,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借鉴托达罗模型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如何通过影响转移成本收益来影响农民决策的,从而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