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55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11篇 |
劳动科学 | 79篇 |
民族学 | 130篇 |
人才学 | 945篇 |
人口学 | 81篇 |
丛书文集 | 1129篇 |
理论方法论 | 698篇 |
综合类 | 4648篇 |
社会学 | 2029篇 |
统计学 | 5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278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563篇 |
2020年 | 531篇 |
2019年 | 657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373篇 |
2016年 | 476篇 |
2015年 | 638篇 |
2014年 | 924篇 |
2013年 | 869篇 |
2012年 | 823篇 |
2011年 | 952篇 |
2010年 | 758篇 |
2009年 | 912篇 |
2008年 | 815篇 |
2007年 | 557篇 |
2006年 | 428篇 |
2005年 | 354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36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非线性阵列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去相关技术来提高数字阵瞬时动态范围。该方法主要在接收机中利用了方向相反的两级相移,第一级在接收机前端,第二级在数字部分。理论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去相关杂散、互调失真等各种非线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瞬时动态范围。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江仁楚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9):16-18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张辉煌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9):82-83
1、知识与生活的共融是数学课堂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学科,数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单只体现在它是学生升学、学习成绩评价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更在于数学应当担负起与其学科地位相一致的塑造学生个体能力的责任.数学思维应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处理实际生活中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时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39-141
可译性限度即指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原文信息被传达的程度。文章从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出发,通过比较《茶馆》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指出具体翻译中译者应持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刘富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1,(3):53-56
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只适合圣经翻译,是圣经翻译理论,其不适合文学作品翻译,更不适合诗歌翻译。本人意在通过理论论述和当今学者们的翻译调查及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同样适用于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996.
从听众到发言人:-谈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堂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3):99-102
角色轮换是互动外语习得区别于其它外语习得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听众这一角色的动向又是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对如何通过建立课堂角色转换机制来促进课堂互动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生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启动”、“维持”和“意向生成”三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用问题”的系列作和构成“教学用问题链”。“教学用问题链”是高效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98.
孙开如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1):70-7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想法、问题常常是教师无法预料的,而这些学习信息又是教师应给予充分关注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99.
国家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64-69
1930年代的“新文学”教学一方面通过学院内的经典化学术生产体制,不断反思与总结新文学的既成格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此课程与大学校园内正成为风潮的新文学写作热潮达成呼应,通过课堂发掘并培养新文学人才,从另一向量促成新文学的进一步长成。在这个意义上,新文学课堂讲稿与其课程设置之间实际存在着某种张力,讲稿的系统化实际上要求着密集地传递知识;课程设置中大量出现的习作则彰显出一种活泼泼介入当时文学生态的意图,这实际上是对传统中文教育国学传统范式的某种颠覆。将新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并能够得到各大高校的容忍或说是接受,这本身就是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这一突破性成绩的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三位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师的修正性反馈教学信念和课堂行为,结果发现:不同教师所持的教学信念互不相同。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存在巨大差异;同一教师持有内部相矛盾的信念;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师所调用的知识类型的不同。同一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之间虽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