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48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39篇
理论方法论   150篇
综合类   1640篇
社会学   290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1.
以德治校的内涵应从微观的德育教学和宏观的育人方略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德治校不是"以红代专"、"以德代法".施行以德治校有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策略的有效推进、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有力实施.以德治校的途径和措施应在办学方针、校园文化、德育教学、德育研究、队伍建设诸方面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生活带来全面提升,由于科技用于邪恶而造成的灾难使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根据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通过家庭道德和学校道德的成功结合,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213.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针对网络的特殊性,尽快地构筑"网德"建设体系,就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14.
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般认为从礼治开始,经过法治,然后到汉代有了比较成熟的"德主刑辅"这样一个过程。汉代的"德主刑辅"影响是深远的。而事实上,春秋初期的管仲提出并实践的礼法并重,是从礼治到法治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德主刑辅"的基本源头。  相似文献   
215.
<乐记>的作者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要有"文采节奏",即美的形式,才能谓之"音".能陶冶性情,引入向美的"德音"才能称为"乐".时至今日,这些看法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16.
德得关系在经历了古代的相通关系和现代的相分关系后 ,必将走向扬弃意义上的统一 ,这种统一在未来的最自然的方式便是“德不求得”。因此 ,德得关系只有在提高社会个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和关键便是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217.
传统德治主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治的理念孕育于夏商,诞生在西周初年.春秋战国时期传到民间后,经过儒家学派的阐释和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理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传统德治主义重又回到官方哲学的地位上,遂成为后世封建政治的指导思想之一.这样一个发展演变过程,事实上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尺之一.德治本是一种治国方法,后来拓展到社会职司的本质层次上.以德治国要求统治阶级明德慎罚,教化先行;要求他们以身作则,不懈于治;要求他们勤劳民事,以民为本,然而这些要求都是从主体方面提出来的.被治理对象--广大人民群众在传统德治主义中的主动地位是不存在的.缺乏来自于下层人民群众的参与,没有一个有力的法律监督机制做保障,这是传统德治主义实践失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18.
岳麓书院"忠孝廉节"校训,是南宋时期岳麓著名主教张栻确定的,由著名思想家朱熹亲书于讲堂.以此明确地把"忠孝廉节"奉为校训,并作为办学的重要教育理念,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它集中地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以德育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1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表现在教育战线上就要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本文拟从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学风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出发,简要探讨其原因,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学人的道德水准、减少或杜绝有关学术积弊谈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220.
"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宋明理学(包括美学)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思想.审美境界是朱熹及其理学前辈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审美境界又是一个生命意识问题."生生之德"与审美境界就有着极为重大的内在关系.北宋理学美学家们恰好就是从这一方面去探讨审美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