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小华外史》是朝鲜王朝后期一部反映朝鲜士人"崇华思明"历史的著作,由19世纪朝鲜史家吴庆元父子编撰。在《小华外史》中,朝鲜"小中华"思想特色突出表现在维护中华正统、严守华夷之别和建庙立壇、感怀明朝再造大恩等方面。透过对华夷观、正统观及春秋义理等表象因素的考察,可得出结论,即朝鲜"小中华"思想内涵的实质是朝鲜王朝对中国文化的完全认同。  相似文献   
12.
近代开放观是摒除华夷观的产物 ,是社会转型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理念 ,具有可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华夷观是中国封建时代处理与周边政权关系的指导思想 ,是儒家文化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作为宗藩体制下的政权 ,朝鲜王朝受华夷观的影响颇深 ,并且在明清两朝 ,随着华夷观的嬗变 ,朝鲜对中华文化的包容 ,也经历了仰慕———抵制———学习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从"女真"到"满洲" "女真"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汉文写作诸申、朱先、朱里真、主儿扯惕等,都是同音异写.元明清时期文献多写作"女直",源于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真"为"直".女真是其称满洲之前的族称,因族称而成为国称.满文文献中,女真(Jusen)作为族称,与尼堪(Nikan汉人)、蒙古(Monggo)相对应地使用.女真各部可自称女真国(Jusen gurun),又可互称为女真国,还可作为女真各部的统称.这表明女真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区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某些共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蓬莱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耸立于山东半岛蓬莱丹崖山上。高丽朝使臣郑梦周路经登州首次登临并吟咏蓬莱阁,拉开了明代朝鲜使臣创作“蓬莱阁诗”的序幕,后世不少朝鲜朝使臣受其影响,他们结合自身特殊感受与生命体验,创作出诸多蓬莱阁纪行诗篇。朝鲜使臣笔下的蓬莱阁不只是一个实体性文学景观,也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象征系统,蓬莱阁成为一个用以抒发历史感慨,展现华夷观念,仰慕中华文化、表达思乡之情与结交友谊的历史与精神的地理空间。在“异域之眼”的注视与观察下,朝鲜使臣创作出不同于中国文人视角的“蓬莱阁诗”,极大丰富了蓬莱阁的人文内涵及多维形象,蓬莱阁也因此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17.
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国传统藩属国的接连丧失,中国开始面临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威胁。在这一地缘政治危机下,清政府内部在华夷观、边防形态等边防理念上逐渐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转变,成为中国近代边防建设的又一历史性开端。  相似文献   
18.
郑寅 《职业》2015,(7):233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影响的朝鲜,一直以来都仰慕中华积极学习中国文化,认为自己实现了“以夷易华”的结果,并以“小中华”自居。因此文明程度较高的朝鲜自然对“夷狄”身份的女真人充满了鄙夷,认为他们是“犬羊之辈”。但由于女真人生活的区域与朝鲜毗邻,因此双方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交集,朝鲜对女真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耶稣会士来华前,明代中国人的华夷观念大体局限在传统范围内.耶稣会士来华后,其温文儒雅的学者形象、广泛传播的宇地新知及其刻意倾销的欧洲文明,逐渐成为动摇晚明华夷观念的外来文化力量.部分开明士人由此认识到,中国既非天下中心,亦非天下最大,更不是世界文明之唯一所在.取消夷夏界限、否定中国中心论、质疑传统夷夏标准、主张多层次学习西方等,开始成为他们的思维新取向.此一思想倾向虽然不是晚明时代的主流思潮,但其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