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转型期城市基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颇具争议的社会资本理论引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区研究中,进而探讨伦理本位的关系网络结构对社区社会资本构成的型塑.繁荣的社会资本不仅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也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指向.作为衡量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公共空间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存量在社区管理体制行政化"惯习"约束下,普遍呈现出缺失与脆弱的特点,需要通过组织行动和制度建构的途径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92.
如果要进行有力度的街区权力结构研究,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分析力的研究框架。从研究回顾、方法论探讨、直接理论来源3方面入手,文章分析了方法论上结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调和,回溯了戴伯格等人对权力的研究,指出:关于权力结构研究的关键不是"权力到底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权力结构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权力格局中参与各方(行动者)的行动,这种行动往往只能够通过"特定的事件"才能被观察到;另一个则是行动者嵌入其中的制度背景,这种制度背景可以通过我们对行动者所属组织结构的观察加以确认。因此,要对后单位制时期中国街区的权力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个可行的框架是"街区组织-街区事件"。  相似文献   
9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批判否定旧中国企业剥削制度和借鉴苏联劳动纪律规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体系。作为国企单位现代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新的劳动纪律体系构建,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为原则,强调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提倡劳动光荣,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劳动文化。但国企管理体制中权力与责任的分离,终身雇佣制度的实施,导致企业违纪惩戒执行体系走向弱化。通过对单位制形成早期国企劳动纪律的制度来源、文本创制及实施过程展开拓展性研究,并对其影响展开评价,可以深化对单位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4.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被打破,而新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社会支持出现断裂.本文在对社会支持与后单位制加以诠释的基础上,指出后单位制时代社会支持的断裂表现在四个方面: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福利被剥离;个体难以通过单位组织的力量表达、捍卫自己的利益诉求;冷冰冰的劳资关系取代了单位制下的关怀与脉脉人情;社会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断裂,并以近期社会极端事件为例加以说明,据此提出实现社会支持再造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95.
"单位制"变革与城市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普遍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完全的单位体制下,城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整体呈现出一种平均主义的特征.随着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单位组织在分配国家资源方面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单位组织的利益型特征逐渐突出.单位组织自身的状况(内生性因素)以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外生性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单位制变革的过程中应当控制过高的贫富差距,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6.
田舒 《理论界》2013,(4):21-24
在中国的政治概念当中,全能主义是一种政府依靠中国特色的单位制、主要以政治动员的形式来调配社会资源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面貌。后全能主义打破了全能主义所要求的政府垄断的局面,有了容纳多元社会主体的存在及其发挥作用的空间。探索建国以来政治动员模式的变迁情况、并对其作历史沿革的分析,对于当前倡导的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
择偶观念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择偶观念具体体现为择偶偏好.笔者在系统介绍西方择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变迁,在与西方研究进行系统比较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单位制解体对择偶偏好、择偶观念所产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对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8.
小时候住在北方的单位家属院,全小区的人都互相认识,白天是同事,晚上是邻居。一年有360天在眼皮子底下,邻居的家事,大到爱恨情仇,小到吃饭穿衣,全都如数家珍,比自家事还清楚。这是上世纪80年代单位制瓦解前的社区,最后的熟人社会,也是传说中的微信朋友圈的前身。  相似文献   
99.
"强单位"社区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属于石油化工、稀有矿产等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强单位”社区的顺利转型有助于企业减轻负担,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培育公民社会和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但由于单位制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使企业在向社区转移社会保障和调控职能的转型过程中面临行政监管束缚、社区资源瓶颈、社区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等困境。因此,应走渐进式转型道路,通过地方政府和管辖企业的国家部委共同主导,引进多元经济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建立有效的利益博弈平台,以推动“强单位”社区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00.
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组织形式。单位制解体后,原有社会管理中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出来,后单位制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困境即是例证。后单位制时代下的档案管理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化不全、科学化不足与灵活化不够。要走出档案管理的困境,需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即数字化、网络化与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