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管理学   1575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46篇
人才学   65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747篇
理论方法论   634篇
综合类   6490篇
社会学   1126篇
统计学   9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引用对立统一、联系性和发展性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基本原理,阐述了辩证思维心电图学习中的应用,说明医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就能全面把握事物本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顺应学科的需要和时代潮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忧患意识是对历史盛衰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见盛观衰的历史思维、居安思危的观念和借鉴历史的知几察来的思考,都是忧患意识的重要体现.在新世纪,忧患意识有着新的时代特征,同时,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l、理论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信息加工的过程有三类: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和学习。这三类过程既相互区别又彼此渗透联系。2、障碍分析  相似文献   
94.
95.
我们知道,怕写作文,缺少创作的冲动,这几乎是每一个学生都曾有过或正存在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缺少才情,因而笔下枯涩;老师们则认为是学生缺少了耐心的观察和积累,因而无从下笔。这应该说学生说出了实情,老师也挖出了根源。  相似文献   
96.
张进明 《职业时空》2008,4(5):89-89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现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和培育高品位、高水平的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培养有文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杨岗 《职业时空》2008,4(10):58-58
管理心理学思维是指管理心理学学科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管理心理学也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是人类长时期关于管理心理学问题的思维活动的表现、积累和描述,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作为一种学科,表现为该门学科的研究者、学习者、应用者的思维。随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普及,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这一学科的思维。  相似文献   
98.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99.
~~巧解纠纷出险招@刘学柱  相似文献   
100.
论感觉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问题历来成为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然而 ,过去对感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的含义、感觉的性质、感觉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上 ,而对感觉的形成机制问题关注甚少 ,或限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 ,只是对这一问题作些一般性的描述 ,而缺少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实际上 ,感觉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感觉的产生、形成 ,既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 ,也是主体的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社会机制共同作用 ,能动地感知客体的结果。全面、深入地认识感觉的形成机制 ,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感觉理论 ,进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