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阅读默顿的博士论文,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科学的兴盛之道。人们常常过于关注默顿博士论文所提出的"默顿命题",反而忽视了默顿博士论文其实是一部探讨科学激励的专著。默顿博士论文所探讨的,不是近代科学在英格兰的产生,而是近代科学在英格兰的兴起,因激励而兴起。激励主要是外在因素的激励,包括社会经济、军事等实用的需要以及宗教等文化价值因素。默顿事实上还探讨了科学的内在激励,这就是竞争,它构成默顿博士论文之后的论著的核心。  相似文献   
92.
2010年9月16日,收到刘宏丽寄来他的专著《明清敬谦语研究》。因为我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每日读新书的习惯,所以便急不可待地读了起来。版权页上印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251千字。封面内折页印着"作者  相似文献   
93.
冯其庸先生红学研究到底取得哪些方面的成就?给新时期红学带来什么影响?应该有人作全面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写篇皇皇巨著的博士论文。作为多年受益于冯其庸先生的后学,简要说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4.
桐城派研究     
正[主持人语]过去一年有半,桐城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究论著方面,初步统计,有六部专书出版,百余篇论文面世,一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曾光光撰《桐城派与晚清文化》、张俊才和王勇撰《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吴微撰《桐城文章与教育》、武道房撰《曾国藩学术传论》、宋豪飞撰《明清桐城桂林  相似文献   
95.
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英雄主义的姿态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之上,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剥掉了伊壁鸠鲁原子论形而上学的外衣,向世界宣告了他的伦理激情,彰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并提出了实现自由哲学的道路,即"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虽然此时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还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萌芽、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96.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于使研究生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功力和方法,更在于培养他们严谨之学风、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人格.  相似文献   
97.
郑振满  郑莉  梁勇 《学术月刊》2012,(4):155-160
○郑老师,您的硕士论文《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与博士论文《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都是在傅衣凌教授指导之下完成的。我们很想知道傅先生是怎样引导您的研究方向,而您又是如何研究上述课题的。  相似文献   
98.
《理论界》2021,(1)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用黑格尔概念辩证法重新解释希腊原子论的文献。为了回应近代哲学中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对立,马克思将德谟克利特阐释为近代经验论的代表,将伊壁鸠鲁阐释为近代唯理论的代表。在马克思的阐释之下,二者的原子论具有了近代哲学二元纷争的意味。马克思用概念辩证法将原子改造为既具有物质性规定又具有观念性规定的整体的辩证原子概念,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整体的哲学思想,跳出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
《统计教育》2008,(7):6-6
6月5-6日,全国第九届统计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学奖及博士论文奖评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章国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各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统计局的34名专家学者参加评审工作会。  相似文献   
100.
书讯     
正我校外语学院教师季峥博士论文专著《美国文学经典的建构与修正——1979—2003年〈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研究》于今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该书以《诺顿美国文学选集》为研究对象,以1979年至2003年选集不同版本呈现出来的改革和变化为切入口,比较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版本呈现出来的差异和变化,梳理和挖掘了参与美国文学经典这一知识建构的各种复杂权力关系。对我国美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