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年的渴望     
米有录 《社区》2002,(1):1-1
照常理,新年第一期的卷首语应该是编者对读者、作者的祝福和答谢。但当我在动笔的时候,却产生了一种按捺不住的渴望,就像在沙漠里行走了数月、数年的人,渴望看到绿洲一样。  相似文献   
92.
他当记者时,周恩来总理曾与他对过话,让他对伟人的风范铭记一生。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惠及亿万百姓,与他当初的报道很有关系,但他从不言功。他创办《湖北广播》业务刊物,让新闻知识普及全国各地,受到了好评。《湖北广播电视报》曾经发行量达到158万份,全省第一,那时他任社长。退休了,本应该颐养天年,但他却热衷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做了很多工作,继续为  相似文献   
93.
线人是那谁     
一 齐星星上报了。本地晚报,发行量最大的市民报。充斥鸡毛蒜皮、低级庸俗的新闻和八卦。星星经常说,谁爱看晚报,就意味谁自甘堕落,无药可救。谁知道,她不仅上了晚报,还在地方版,还配有清晰的人物照,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正拿着报纸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同事,见她怒气冲冲地进来,都自觉做出同情的表情来。  相似文献   
94.
报社作为新闻单位,工作在一线的是记者和编辑,他们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家报纸的办报质量,而记者的一言一行还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形象。想要办一张让读者认可的报纸,扩大报纸的发行量,使报纸成为一方权威,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  相似文献   
95.
李国贤 《老年人》2009,(7):22-22
说到票证,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记忆犹新。在以往计划经济年代里,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没有不用票证的。有人统计,当时光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票证就多达60种,而发行量最多的是粮票,从中央到地方,一共有2400家单位发行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  相似文献   
96.
《中苏友好报》创办于1952年10月,是中苏友好协会的机关报,由总会机关负责编辑出版,全国发行,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中苏友好的宣传阵地,《中苏友好报》伴随中苏关系走过了"蜜月"时期,记录了中国人民对苏友好、学习苏联的全过程,是中苏友好的宣传者和见证者.但是,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台后,随着中苏分歧的逐渐公开,这张以"友好"命名、片面宣传苏联的报纸,终因无法继续完成宣传"友好"的任务,于1957年3月30日出完最后一期,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97.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的质量因素。宏观方面的因素包括:科技期刊的信息可信度和信息密度,办刊方略,编辑的选稿功力,科学的编辑工作方法;微观方面的因素包括:编辑部的人员配置,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发行的手段和发行量。  相似文献   
98.
报业竞争中的营销目标与营销策略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量是报业竞争中的核心指标 ,是报刊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基础。发行量的竞争实际上体现了报刊营销目标的一种较量 ,是报刊市场占有目标、赢利目标、广告投放目标和社会形象目标等指标多种优化组合所形成的报刊综合实力的直接显现。支撑营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是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平衡和统一。产品策略的运用在于提高报刊自身的品质 ,形成自己的特色 ;价格策略的着眼点在于考虑市场竞争状况 ,有利于占领市场 ;分销策略的运用贵在选择渠道畅通、机制灵活、高效益、低成本的发行网络 ;促销策略的运用关键在于自我宣传、自我推介的市场意识和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99.
唐宁 《中外书摘》2000,(3):26-29
《新民晚报》是一份在我国综合性报纸中发行量居第二、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报纸。本文记叙了80年代初《新民晚报》在停刊16年后顺应时代和民意艰难复刊的经过。故事从复刊筹备组的成立开始——  相似文献   
100.
张道刚 《决策》2005,(12):1-1
前不久,随着安徽和河南党政代表团到江西的考察与学习,“江西现象”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早在2002年,本刊记者撰写的《解读江西》一文就对赣鄱大地上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给予了条分缕析的解读。文章发表后,在江西引起了较大反响,江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江南都市报》以两个整版加编者按转载。有专家说,这是外地人看江西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同样,今年7月,本刊记者撰写的《“江西现象”背后的孟氏逻辑》刊发后,《文摘周刊》也在头版头条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