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89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受众“共同兴趣”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的兴趣是人们的心理现象之一,人们意识的偏倾性对于主体行为影响的共同反应,便构成了人们的共同兴趣。文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纲挈领地凝炼出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四个问题,即: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新闻的双向通讯;精湛的写作技巧;精彩的编排。此外,还应摸清受众不断变化的兴趣和需要。  相似文献   
992.
虽然广告在现如今得到迅速发展,但其不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推广方式不文明、监管不严、广告质量问题等.因此,我们应通过采取对网络广告创意的强化、各媒体之间的合作、细分目标受众、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来解决,从而提高网络广告效果,使网络广告得到更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前,听众细分化决定了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广播的专业特色决定了频率品牌的特色。广播人也已经认识到,频率品牌优势是在竞争中争取受众、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一个什么都有、惟独没有特色的频率一定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994.
2001年7月9日,一档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系列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在央视科教频道盛装亮相。从创办至今,该栏目广邀名家名师,陆续推出了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一系列专题讲座,栏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95.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了让世人震惊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不但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还把中国形象推向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96.
所谓新闻就是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发布的国内外的消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电视新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视这种媒体来传播的新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主干节目,一个电视台如果没有新闻节目,它就没有  相似文献   
997.
译之本:从中国三次翻译大潮看翻译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大潮,笔者认为翻译首先表现为应"需"而生,一定的急缺激发了译者的翻译意图,继而译者应"需"制宜,选用有效的原材料,确定具有施事能力的受众及操纵最适宜的策略产生最有效的语篇实现其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998.
要不是读了几位中学时代的同学追忆40年前西安市几千师生集体排演《东方红》(1965年2月12日首演,到2月20日,共演出19场)的文章,过去的那一幕就只会永久地封存在某个记忆的角落,而且在岁月的剥蚀下日渐消失。这是一个不断加速并促使着人们去遗忘过去的年代,如果只是一味地“歌舞升平”,那还让人有些沉溺于当下并在岁月之流失中有所感喟,然而,当任何感伤的情绪都自觉地受到“排斥”时,“过去”也就自然关闭了它的大门。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商界风云人物黄光裕被公安机关拘查事件的信息披露和媒体报道引发了内地舆论对受众知情权和媒体报道权的讨论.本文以黄光裕个案的报纸报道的为研究对象,深度解析了媒体报道权与受众知情权的互动关系,指出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的背景下,媒体报道权与受众知情权的实现均依赖于具体法律的保障.媒体报道权的合理使用则有赖于具有知情权自觉意识和媒体监督力的受众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000.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相同的事物,由于观察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也就不同,常常报道各异。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调整好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