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6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诗经》中的"直"字有多种意义,其中"爰得我直"的"直"字和"邦之司直"的"司直"两处,如果依照旧训则在文义上都有牵强和不妥之处,从古文字学的角度对《诗经》中这两处的"直"字重新加以考察,则这里的"直"字都应该读为"德"。  相似文献   
22.
古代汉语中的"侪"、"辈"、"属"、"曹"、"等"是用来表示复数的,但不能把它们看做代词的复数形式.这几个字虽然具有相同、相近的词汇意义,但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特别是在用法上.  相似文献   
23.
随着中学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法也在不断地调整。选择古代汉语教学法应吸取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适合目前普通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现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两个结合:语言规律与文化常识相结合;古今语言规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4.
"偏义复词"是一个语言学名词,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古今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有相同点,但又存在偏指义语素定位、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素的凝固性、语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5.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绝大部分都是用古代汉语书面语写成。因此,解决语言障碍成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扬弃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古代汉语成为高校文史哲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和其它课程的关系上以及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方面。  相似文献   
26.
郭锡良等人主编的1999年商务版《古代汉语》经过修订,补正了一些以往的注释疏误,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该书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以列举的方式具体分析了书中将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等误作通假字及本借字互倒的情况,认为其有进一步补正和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27.
《搜神记》是晋代出现的一部志怪小说。它的大部分内容取自民间传说,所以在语言上较之正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口语化特点。其中一些字词用法灵活,意义纷繁,“当”就是其中之一。“当”作为虚词有不同用法和意义;由它又构成许多复音词或词组,词义也较丰富。  相似文献   
28.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曹刿论战》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将鼓之。”意思是:鲁在公将要击鼓进攻敌人。对句中“鼓之”的解释,其说不一。对“鼓”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动词。刘宋川在《古代诗文详解》中说:“鼓,在上古兼作名词和动词,作动词,意思是‘击鼓(进攻)’。”二是活用词。这又有两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刘岳松等在《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中说:“鼓,击鼓,名词用如动词。”②动词的为动用法。黄岳洲在《文言难句例释》中说:“‘鼓’不妨看成动词增加为动用法,‘鼓’是‘为之鼓’,因为战争而鸣鼓。”鼓,…  相似文献   
29.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古代汉语课应紧扣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着力让学生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魅力,努力培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0.
古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汉语同义词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现代汉语的不完全相同。确定词的同义关系的依据只能是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情况。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认定方法应采用“双重印证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点是:(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语词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是专书原文。(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经典文献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