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43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17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30篇
理论方法论   296篇
综合类   2996篇
社会学   407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中国古代文论求生存与发展必须:(一)超越中心主义的体用框架进入多元对话平台;(二)以文本意义还原完善原生态之体系重构;(三)超越语言与思维方式差异障碍,以普遍性诉求,将本土原生体系纳入世界文学与世界文论,共同面向未来。古代文论体系重构之重新认识和回到的问题造成中西方文论之不可比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普遍性诉求。道与逻各斯是两种地域以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同一个东西,是文学与文论的根源。比语言文化阻隔更重要的普遍性诉求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中华民族在其思想传统中本来就存在人类普遍价值意识,其古代文论的未来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发展中指向未来。以自我体系化为基础之中西融通,不是以西释中或以中解西,不是对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论三门学科边界的消除,而是在加固各自边界基础上,跨边界对话的加强。  相似文献   
982.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有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也是如此。探讨它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存在形式,可以为当今的历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经历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阶段,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的繁荣和嬗变阶段。本文旨在阐述这一发展大势,以就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983.
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发展与近代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渊源看,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根基最深厚、民族认同感最强烈、实际影响最深远的法律文化传统。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已开始发生一场不可逆转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正在逐步地失去,而开始面临着一种全新的生存环境。古代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瓦解,但其包含的很多因素则分散地以各种形式延续下来,法律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不少内容在现代仍具有建设性价值。  相似文献   
984.
哲学基本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只是在近代哲学中才存在这一基本问题。而作为哲学史开端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也一直在思考这一关乎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话题,承载着人类对于形而上学的渴望与追求。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辨析古代哲学思想中这一问题的贯穿、人类为什么会有形而上学的追求是文章要讨论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85.
钩乙号,或称"倒乙号"、"乙正号"、"乙字符"等,是古代乙正倒误文字的符号.本文列举大量实例,讨论了钩乙号的形状和基本用法,指出了古书校读中因不明钩乙号造成的种种疏误;文章探讨了钩乙号的起源及其演变,指出钩乙的"乙"乃<说文>小篆"(S)(|)"的讹变字,并进而廓清了若干流传已久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986.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是作为最高原理被思考和领悟的。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贯通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体系。古人把“和谐”理解成世界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辨证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古典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987.
我国古代公益募捐建立于自然经济的社会基础之上,其思想文化体现在儒、墨、道等学派的理论见解和宗教教义中,政府机构、家族宗族、宗教团体、会所、教育机构、慈善组织和善人是募捐的主要主体.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历史发展在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主体类型、事业范围、规范调整、与相关事业的关系、向近现代的转变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88.
"国学"的内涵很自然地与经典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在这种认知中是没有小说的位置的.但是,古代小说具有多方面价值,只要不放弃"国学"概念,古代小说就不应被排斥在"国学"之外.我们把古代小说纳入"国学"也许有助从内部为"国学"确立一个坐标.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古代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历史考察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的视角,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伦理权威丧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古代主宰之天的现代伦理权威丧失,历史震荡冲击了儒家核心伦理的道德权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尚未完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三种原因造成了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伦理权威丧失,使中国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990.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复杂多变。先秦时期以规谏为主 ,秦汉到隋唐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职掌逐渐分明 ,宋金至元明清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回归合一。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是规谏人主的制度 ,而不是御史制度 ;谏官、御史、封驳官三者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否定之否定”、“御史主线”、“对监察官自身监察不断强化”等规律。这些规律的出现与丞相制、三省制、内阁制等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