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07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1968篇
社会学   241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期间,先后写了近百封书信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的《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的优秀作品,渗透着傅雷深厚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道德教育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42.
随着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很多西方认知诗学被引入中国。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考,来审视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问题。为了推动中国文学的建设与发展,应当对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比较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分析西方接受美学,探究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阐释维度,并具体阐述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的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以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43.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和开展古典诗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能力全面发展。教师要精选诗词篇目,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动古典诗词融入幼儿教育,拓展幼儿的知识体系,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4.
随着部编教材的大规模应用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以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指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张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诗歌教学,将诗歌中的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把学生带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目睹诗人灵魂深处进发的情感与理性交融的思想火花,从而与诗人的心灵世界达到一种默契与沟通.  相似文献   
46.
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虽然对其文学创作有直接影响,但是,一个作家的性格,才是决定作品具有独特的作家自我风格的核心要素。丁玲是一个乐观浪漫的人,她早期的作品都有其浪漫主义性格的投射,处处透露着浪漫主义的浓厚气息,具有追求个人理想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47.
法的正当性问题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历久不衰的经典问题,关乎法律价值、法律理念、法律文化、法律权威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而其中的要害在于法与道德的关系。在形塑西方现代文化风格的启蒙时代,古典自然法学说是针对该问题进行研讨的经典学派,对后世学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其围绕法正当性问题的研讨思路进行结构性分析,是在该问题上获得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在使人的主体性获得空前解放与现实效应的同时,典型的古典自然法学说在论证思路上主要面临两大问题。首先,以世俗人性作为论证法律道德正当性的现实起点在经验上面临瓶颈;其次,以实然要素作为理论支撑论证该种正当性在逻辑上存在瑕疵。  相似文献   
48.
张枣很早就开始尝试对古典诗学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试验,《镜中》便是一例。通感和"词义借用"使"悔"变得美丽轻盈,人称转换造成了心理空间腾挪,"镜中"这一出色运用的意象统摄了全诗,三者共同织就一个复杂的文本。这些技巧帮助平衡了诗中的轻与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牛撇捺文集》包含《民族情怀》、《中国精神》、《意识荒草》、《犹抱琵琶》、《历史碎片》、《倒提笏板》、《昨夜西风》、《文化尊严》八卷,分别收入牛撇捺自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创作的杂文、历史随笔、诗歌散文和评论等体裁的作品。八卷文集各有侧重,自成体系,又相映生辉,体现了作家、学者牛撇捺从提高民族素质、完善国人精神的高度和深度进行社会批判和人性关怀的文学理想和史家情怀。文集所收杂文格调高迈、风骨遒劲,历史随笔融通古今、感慨遥深,诗歌散文独抒性灵、情采飞扬,学术论文考证严谨、理性思辨。作为一位有责任担当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作为将创作当作一种人文修养,也当作批判现实、针砭时弊以期达到个体内心与人格理想融合境界的作家,其文集的面世是为一个时代见证,更是为一个人的心灵见证。  相似文献   
50.
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而蛇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蛇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