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741篇
劳动科学   93篇
民族学   182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1449篇
理论方法论   379篇
综合类   3735篇
社会学   1604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社区》2002,(24):32-33
云南省寻甸县钟灵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龚艳琼,原是云南省寻甸县黄磷厂的一名下岗女工。她也曾陷入贫困、疾病和孤独,如今她拥有了1300万资产的企业,成为“全国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回首再就业之路,虽没有豪言壮语,可她的亲身经历和几句格言却给下岗职工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62.
台湾历来是中国的一个省,之所以在时下成为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本文从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的世界和中国国内的形势变化出发,以事件的历史发展为顺序,力求阐明中国台湾的问题化是与美国这一外国势力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而对中国内政进行粗暴干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3.
运用青年成长的一般与特殊规律指导大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导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先认识青年成长的一般规律:青年与社会的基本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成长经历的欲望,“主奴”、“看破红尘”、苦恼、实在阶段;浪费青春,受社会惩处等程度不一的成长代价付出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把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表现、即特殊规律:几种特殊矛盾在现实与未来发展、基本素质与专业、独立与依赖、理论与实践之间表现突出;须经历适应大学生活、按理想目标发展自我,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特殊阶段;围绕学习焦点的特殊性代价付出的可能。规律运用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加强沟通理解;强化成长意识、目标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成长代价教育、管理制度到位。  相似文献   
64.
台湾现代农业资讯及其对福建现代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近年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以现代科技发展精致农业,以知识经济发展附加值产业,以宏观视野保护生态资源,以农业资讯与农民辅导促进农业发展的工作进展与成效,以期为了解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和促进两岸农业科教交流提供最新资讯。提出其对福建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青年毛泽东对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的批语,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反映.尽管当时毛泽东还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其伦理观带有一些唯心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当时的毛泽东正处于思想大变更时期,他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独创精神,因而他的伦理思想具有其独特的看法,尤其是青年毛泽东对善恶的理解更是别具一格.当时的他既能从实际出发,又能用辩证的眼光对待善与恶,他的善恶观具有现实性和辩证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66.
戴铁珊 《老年人》2007,(7):35-35
1907年,杜修经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在老家国太桥镇读过约十年私塾。青年时期受“五四”运动思潮影响,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并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4月,杜修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郭亮、陈佑魁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67.
“台湾老兵”问题是历史留存于海峡两岸的中国社会的特殊问题,而婚姻问题又是“台湾老兵”中最突出的问题。文章以浙江籍“台湾老兵”为个案,调查了他们去台湾前后的婚姻状况,并分析了造成大多数“台湾老兵”在台湾孤单度过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9.
2008年10月11—13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台湾夏潮基金会协办的“八年来台湾政治发展的省思与前瞻——第三届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7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