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9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60篇
理论方法论   228篇
综合类   2418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民国劳动法产生后,学者们开始予以关注,并在介绍引进劳动法、评述劳动法、书写中国劳动法史及劳动法的汇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在华的外国人于劳动法研究也有贡献。1949年后,劳动法研究先是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受现代化模式下的史学观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劳动法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但这些研究大多存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研究模式固化、研究时段集中、缺乏劳动法实施研究等现象,且史学化的研究多、法学化的研究少。今后应加强理论和方法创新,拓展研究时段,推进劳动法实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杜吉刚教授1967年出生,山东临沂人。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起就教于南昌大学。现为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论史、中国现当代文论史,尤致力于西方唯美主义、比较诗学理论与批评史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3.
孔子的传播理念是"和而不同",即"仁"与"礼"的统一。就人际传播而言,"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平等传播关系的建立提出了理论依据。孔子的传播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传播符号、传播目的、受众思想、舆论思想、传播环境等诸多方面。其对传播符号的论述涉及传播符号的划分、语言的遮蔽性、语言的工具性、传播符号的规范、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其传播目的论带有很强的实践理性色彩,认为传播的目的在于由"学"而"习",在于"言"和"行"的统一;风草论是孔子受众思想的重要方面,他一方面认为君子对民众的教化恰如风过草偃,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又认为传播威力虽然巨大,但也有一定限度,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非一日之功,这比"魔弹论"更加客观;历史传播方面,他认识到"载之空言"和"见之于行事"两种传播方式迥异的传播效果,发明了"托古立言"的传播方式;他还强调在舆论与独立思考之间加以平衡,既重视舆论又不盲从。  相似文献   
94.
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其汉译名多且驳杂,全华、张国朝曾列出24个"恩格斯"中译名(《恩格斯中译名考》,《图书馆论坛》1992年第2期),但有些不准确,本文作进一步修正、补充,以窥其译名变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全貌。"恩格斯"汉译名在中国报刊上最早出现于1899年5  相似文献   
95.
"朝士视察团"考察报告中有关城市社会生活的记载,浓缩了1868-1881年间,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脱亚入欧"和"文明开化"的基本国策,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生活方式等领域推行的近代化运动和业已取得的斐然成绩,全面展现了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之后发生的巨变。此期的日本城市既是日本近代化的产物,又是日本近代化的见证者、亲历者,它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佐证了日本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起步、迅跑。该考察报告,实际上是一篇日本近代化的全记录。  相似文献   
96.
从安徽省考面试题型来看,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力度在增加。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多训练联想、漫画、串词和演讲等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要求较高,三天的考试,每天都有重点考查思维能力的考题,这是较以往变化最大的地方。笔者就发散思维的题目进行分析,部分题目附考场高分考生的回忆版,供读者参考。哲理性综合分析题6月27日第一题:四条直线可以写成"王""口",可以组成长方形、正方形,也可以组成菱形,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97.
魏开琼 《浙江学刊》2012,(4):197-203
本文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口述史的发展历程,围绕妇女口述史的界定、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论立场、妇女口述史的意义以及如何看待妇女的个人记忆四个主题呈现当前妇女口述史研究的一个侧面。文章列举了当前妇女口述史在图书出版、项目和课题研究上的情况,指出当前中国妇女口述史研究较多集中在史料学阶段,在以妇女口述史料治史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8.
卡夫卡 《人才瞭望》2014,(11):94-94
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上,船员们时常会看到这样有趣的情景: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犹如群鸟一般掠过海空,时高时低,景象十分壮观。有时,它们甚至会直接"飞"到轮船的甲板上。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就是闻名遐迩的飞鱼。它们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  相似文献   
99.
方兴未艾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这一概念转换以及与当下社会语境的关联,是当前文化研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学术现象,但学界对之探究甚少。这里尝试构建适应红色文化研究的概念逻辑,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加以研究。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都是以革命为主导理念的文化形态;但红色文化同时还是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一概念转换是在重新认识革命与革命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发生的,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产业开发,是红色文化兴起的主要契机,凸显了当前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后革命时代境遇下革命话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0.
《求是学刊》2017,(3):6-11
张锡勤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家、中国伦理思想史家,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伦理道德史等领域成就斐然、贡献卓著。张锡勤及其团队对中国伦理道德史的研究开创了国内数个第一:出版了第一部中国近现代的断代伦理思想史、第一部中国道德名言选粹、第一部从孔子到毛泽东的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第一部中国传统道德范畴史、第一部从中国伦理道德产生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道德生活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