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1.
秦小痴 《可乐》2011,(8):75-75
细数司马懿的职场脚印,每一步都包舍锦囊秘籍。 1.求职秘籍之出位、吆喝 曹操赤壁大败归来开员工大会,对血泪交融的员工们大讲"失败是成功他娘"的道理。从高层到一线员工,无不听得津津有味,此时却突闻呼呼鼾声,是幕宾马横。曹操大怒,将其下狱,却又只身前去狱中探他。这马横其实就是司马懿。  相似文献   
12.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13,(16):44-46
三国之成,成于两弱相加攻一强;三国之败,败于两弱相减养一强。《三国演义》我读过两遍。上初中时读过第一遍。最近,为了配合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我看了第二遍。读第一遍时,书中人物只给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画式印象。书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忠臣与奸臣。关羽是好人与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则是坏人和奸贼的集中代表。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  相似文献   
13.
赵楚 《领导文萃》2013,(7):37-39
《孙子兵法·计篇》中描述了理想统帅所需要的5种素质:智、信、仁、勇、严,把对智慧和知性的要求远置于勇敢之前一般读者读《三国演义》,会觉得张飞、许褚、典韦一类人物远比诸葛亮、徐庶和司马懿们可爱。这也是人们传统上对军事问题的感性认知基础,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用豪放、勇猛和个性的单纯甚至暴烈作为对将军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真实的军事史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董深纯 《领导科学》2012,(27):51-53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托孤的故事。刘备对诸葛亮托孤白帝城的故事,至今仍是人间美谈;孙策托孤时说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也成为传世佳话。其实,托孤本质上是因不可抗力而对班子进行的非正常性紧急调整,不仅考验了托孤人的眼光、被托者的忠义和能力,更是一门职场哲学,蕴涵着班子配备的普遍规律。因此,历史上的托孤故事值得今人作为班子配备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在这个博大精深的外衣之下谈谈小问题,我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投机取巧,或者叫智谋。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描绘的是各路人马在乱世中如何用“计”以获取战争胜利的。何为“计”?计,策略也。而多个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如何使用“策略”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正是博弈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司马懿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将司马懿从朝中派往荆州御敌,后委以方任,这样他不再能直接参与朝中事务。曹真病逝前,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公孙渊拥兵反叛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远征辽东,并对司马懿统兵作战表现出相当的信任。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辅政大臣中本来没有司马懿,说明他对后者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但病中的他后来听信刘放、孙资的话,最终让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在魏明帝朝中,陈群与陈矫掌握实权并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耐人寻味。总体说来,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至于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态度,可说是“饰忠于已诈之心”,并通过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  相似文献   
18.
方正的滑稽     
<正>《世说新语》"方正"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三国时期,魏将郭淮的妻子是大臣王凌的妹妹,而王凌则因为想扶持楚王曹彪,来抗衡独揽朝政的司马懿,被司马懿诱杀。与此事相关的人都被夷了三族。王凌作为主犯,妹妹当然跑不了。司马懿那边派了侍御史,前来向郭淮要人,势在必得。郭淮作为一个混迹官场甚久的官员,当然知道事关重大,要混过去不太容易,但真要把老婆交出去送了性命,又万万不甘心。左  相似文献   
19.
范家安 《决策》2010,(10):94-95
曹氏四代领导人曹操、曹丕、曹真、曹爽都忌惮司马懿"坐大"要杀他。但司马懿处乱不惊,宠辱皆忘。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今日辽宁》2008,(3):18-21
Liaoyang, once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in Northeast China, was a military important town, where many battles happened in its 2400-year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