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庞旸 《炎黄世界》2011,(3):46-47
古人云: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靠的是读书。而今,有“周百科”之誉的周老,凭借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外语、互联网、手机这些“国际先进文化”手段,获得了历久弥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我们这些常感困惑的人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2.
感悟小语     
《炎黄世界》2011,(7):59-59
改革开放,引进了自然科学,没有引进社会科学。——周有光箴言  相似文献   
13.
刘世河 《当代老年》2014,(10):16-17
108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周有光,一生学识渊博,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晚年又从事文化研究并接连推出新著。百岁尚著新书,不能说后无来者,却绝对算得上前无古人。然而,周有光最让世人羡慕和佩服的,还是他堪称完美的婚姻以及他对恋爱及婚娴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周有光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个叫张允和的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8日,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张森根先生的引见下,我和丁东先生访问了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周先生已年过百岁,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游学欧美,二战后公派考察过欧洲经济和社会;早年跟陈望道先生,认真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在重庆时,周恩来邀请他和其他人士探讨过将来的国家建设;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从香港回  相似文献   
15.
王旭明 《社区》2011,(32):16-17
周有光先生已经是106岁的老人了。周先生现在的居所就在我供职单位的楼后.我经常从那幢楼前走过,有意识地抬头望望他的住所.以表达我用尽所有都不能表达完全、透彻的对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本社北京讯:在中秋佳节前夕的8月18日,北京风和日丽。本杂志社编委、驻京特派记者张敬东,受本社委托,一大旱就从通州区赶到东城区,登门拜访本刊特约撰稿人周有光先生,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老人的敬仰之情和感谢之意。周老热情地接待张敬东就坐,戴上耳机,  相似文献   
17.
李健亚 《社区》2009,(8):7-8
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 1956年,周有光从上海调来北京,住沙滩原北京大学内,那是民国初年为德国专家造的一所小洋房,周有光占其中两间半房间。“一间我母亲和姐姐住,另一间是老伴和我带小孙女住,半间做我的书房、客室、吃饭间。”而周有光也只能将书放在半间书橱内,“另一半留着放菜碗,由此我在《新陋室铭》中写道: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13日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110岁寿辰,这位曾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老人,历经了世纪沧桑,至今仍笔耕不辍。我国文化圈拥有多位已达八九十岁高龄,甚至步入期颐之年仍保持着创作活力的文化老人。2014年,103岁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正式推出9卷本《杨绛全集》。画坛鬼才黄永玉2013年在国家博物馆举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和学生团体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以“领跑未来三十年”为主题的北京师范大学第12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暨首场活动于2008年12月1日18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拉开帷幕。参加会议的除了北京师范大学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有关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外  相似文献   
20.
叩响国家语委宿合楼的一户门铃,在家政服务员的引导下,记者只见一位清癯和蔼的老人正从书桌旁的椅子上站起来迎候,他就是记者所要采访的久闻大名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