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肖邦一生写有24首《前奏曲》,其中Op28之17是在这24首前奏曲中唯一的一首运用回旋曲式进行写作的作品。从和声、曲式、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该作品作音乐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肖邦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82.
诗词     
《山西老年》2008,(12):49-49
  相似文献   
83.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作曲家借助古典和现代创作技法的融合,完美展现了前苏联人民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类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在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结合钢琴创作理论,从实现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统一,展示出明快流畅的抒情风格旋律,对20世纪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84.
论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本文从旋律、素材与和声角度入手,对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民族特性进行分析,力图把握其创作对民族风格音乐要素的应用及创作手法的独到。  相似文献   
85.
田联韬教授音乐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尤其是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在他的创作中,体现出西方音乐的传统技法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语言的有机融合,反映出他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以其代表性作品为例,通过对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结构等方面的论述,以揭示其音乐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6.
文章主要通过对樊祖荫先生的《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歌曲56首》及相关中国钢琴曲的和声应用方法进行初步归纳,仅此阐述和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风格化写作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87.
唱诵类短诗在英诗中为数甚多,其节奏明快,意象突出,音律所占诗意比重高。在有原文可鉴的同 时,着力点燃译作的“意象之灯”,寻求原作的诗美诗情在译作的美感氛围内落脚,应是译者的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和弦结构、调性观念、调式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二十世纪和声表现出来的观念与特征。20世纪的和声理论发展是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形成了"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20世纪和声理论又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是对传统的突破。  相似文献   
89.
梁平 《民族论坛》2006,(7):34-36
我第一次听侗歌,是十多年前。山野间,一队女歌手微微摇动着身姿,低眉垂目的面颊带着羞涩的笑容。身佩的银饰叮当作响,仿佛淙淙流淌的小溪,清脆而婉转。大歌节奏徐缓,曲调舒畅流利,和声质朴轻灵,旋律优雅清醇。歌词,我一个字也听不懂,调式,我一点也不明白,可天籁般的侗音,萦绕在我的头顶,震撼着我的心灵。这震撼,绝不是一瞬间的。她诱惑着我,一次又一次西行,向着云贵高原,寻觅。小黄的大歌提起侗族大歌,到过侗寨、听过大歌的人,都会联想到贵州从江县的小黄,一个被为誉“侗歌之乡”的山寨。小黄寨不大,600余户,3000多人。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山…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为限,以目前能够收集到的的相关理论研究著作和同时期国内主要期刊作为参考,试图对70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西方现代和声理论中重要的十二音和声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并做出简单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