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名言感悟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52.
人生之价值     
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于他的心灵。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  相似文献   
53.
周桂钿 《学术界》2002,(4):117-122
本文主要讲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对哲学家以及哲学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 ,与政治家和政治活动的关系甚为密切 ,不研究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及其后果 ,就很难评论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巴赫金在批判结构主义对语言进行的抽象而又封闭的研究中,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符号,是人类用以交际传达思想的工具,因而语言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过程之中,离开了语境研究,就不能真正研究语言的意义.作为语言哲学家,巴赫金强调必须改变结构主义以来所形成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认为要在对话与交往中深刻认识语言本质,进而构筑了与结构主义不同的语言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5.
朱熹二三事     
婺源茶院朱氏第九世孙朱熹(1130-1200),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一生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在这不算长的仕途生涯中,朱熹不仅自己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常常“豆饭藜羹”;而且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为反对横征暴敛,他曾多次上疏“触怒皇上”,因此仕途起伏浮沉.  相似文献   
56.
江畅 《江汉论坛》2007,(10):49-54
哲学史上的本体论大多是客观主义本体论,这种本体论由于人类认识的进化特别是科学的进步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使本体论研究走出客观主义的困境,哲学家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共识:本体论不是要发现某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而是要思辨地推断和构想世界的本真状态;构建本体世界不是要否弃现实世界,回归本体世界,而是要为人们提供哲学信念,为批判现实提供武器;任何本体论原则都不是绝对真理,而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只会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57.
论科学美和数学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法国女神秘主义者、社会哲学家韦伊(Si-mone Weil)曾经这样写道:“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1]韦伊提出的命题虽然简短,但是却富有深意。的确,科学是理智的诗歌,科学研究是一门艺术,科学本质上是艺术事业。在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2]的过程中,在对科学的学习和鉴赏中,人们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审美的愉悦或理性的惊叹,并体验到类似宗教般的赞赏和敬畏之情。在审美的高峰体验中,人们热爱和迷恋科学。[3]同样在审美的高峰体验中,人们出神入化、物我为一,从而有可能洞察实在本质,把握宇宙的韵律。皮尔逊说得好:“在我们人的存在中,有一种…  相似文献   
58.
王船山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西方,十七世纪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9.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25周年纪念版序言中,将西蒙·克里奇利视为德里达之后解构主义伦理学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这并非没有缘由。伦理学关注道德、法律、责任和义务,这同解构主义的反传统势态显得格格不入。但克里奇利认为解构具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必然性。伦理学并不在例外。由是观之,他的《哲学家死亡书》并不仅仅是调侃哲学的威权,而毋宁说是他解构主义伦理学的一次实践。针对康德的绝对道德律令,克里奇利提出一种强调即时即景的伦理经验的“他律伦理”,其中悲剧剧场是为一个典型情境。他的《无信仰者的信仰》,这样来看,一定程度亦可视为延续和彰显了解构批评伦理学转向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中回归保罗书信的倡议,最终是揭示了解构主义伦理学名可名,非常名的“谦卑”之道。  相似文献   
60.
《阅读与作文》2014,(2):60-61
在西方,有关大西洲的最早记载,来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蒂迈欧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