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0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72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畅 《领导文萃》2009,(22):138-142
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一书。该书从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多方面阐述了500年以来世界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变迁,并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做了详细的预测。  相似文献   
22.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9,(5):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力争与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同步。今后将透过主题栏目作具体努力,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刊,欢迎国内外有志于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继续赐稿,并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23.
万华炜 《民族论坛》2005,34(4):32-34
在权力政治下,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国家利益是国家调整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基本着眼点;国家利益是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工具;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对立、共同和一致,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今相互依存加深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国家利益的作用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4.
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浪潮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前后 ,一股民族主义洪峰在苏联东欧地区骤然泛起 ,迅疾蔓延到世界各地。这是一次以血缘民族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政治思潮和实践运动 ,它的泛起导致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出现了非主体民族要求分离和自治的浪潮 ,造成各种民族冲突、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它所拥有的社会政治功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依托以及现实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民族主义的兴起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强大影响 ,引起了世界政治地图的重新划分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对现存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5.
随着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不断加深,伊斯兰朝觐活动与中东地区安全的关联度也日益紧密。朝觐作为伊斯兰教的基本制度,本身具有积极作用。但从朝觐的具体制度设计和执行的角度来看,介入朝觐的教派因素、主权因素和国内政治因素或单独作用,或相互交织,从而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致使朝觐活动本身出现了巨大的异化效应。1979年以来,无论是沙特与伊朗关系的变迁,还是巴勒斯坦法塔赫与哈马斯的政权之争以及哈马斯内部的权力斗争,抑或是沙特与卡塔尔断交风波,朝觐活动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伊斯兰世界各种政治或教派势力为实现自身诉求而利用伊斯兰朝觐作为天然的博弈舞台。在朝觐的语境下,教俗各方力量围绕圣城麦加的主权归属、朝觐配额的遵守与豁免、朝觐期间的政治活动、朝觐入境路径的设置以及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政党领导人身份的朝觐机会等议题,进行了双边及多边博弈,并对中东地区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1月30日—31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在云南大理大学举办2015—2016年度中国公共关系研究工作坊。
  此次年度公关研究工作坊旨在推动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提升高校公共关系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工作坊开幕式上,CIPRA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殷群副教授、温迪数字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悦女士分别致辞,并共同为“中国公共关系产业研究院”揭牌。由温迪数字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CIPRA学术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公共关系产业研究院”旨在推动中国公关产业研究,促进公关产学研对接,培育公关行业新生代人才。  相似文献   
2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避免能源引发的国家冲突,制定有效的能源战略,这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论文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出发,在分析了4大国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思路:构建和谐的中美关系;加大石油储备量以防台海有事;积极建立与印度的友好关系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积极发展中日之间的能源合作;加强对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8.
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关系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实质是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然而,国际关系社会学却没能成为独立的社会学门类,很多国家仍将其归属于国际关系理论范畴.随着国际进程快速发展与科学知识不断激增,出现了世界政治社会学这一新的社会学方向,并有成为独立的社会学门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总是在批评与被批评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它们在国际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国际关系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同时也指导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流派,尤其是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0.
冷战后时代族群冲突复振现象引起学术界关注,理论解释众多。两极霸权结束以后留下的政治真空,为历史的民族主义解读重开窗口。跨境族群问题可能引发民族统一主义意识形态国家与反民族统一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并对一国族群关系和国家统一带来严重影响。在一个动荡和脆弱的多元社会,每个群体都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并对未来产生集体恐惧,从而潜伏着暴力冲突。不安全和社会对立所引发的恐惧,为族群精英进行族群内部操控提供了基础。后冷战时期族群冲突的复振也对当下国际准则框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