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4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6888篇
劳动科学   334篇
民族学   724篇
人才学   1344篇
人口学   502篇
丛书文集   752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338篇
综合类   15996篇
社会学   5525篇
统计学   1828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51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221篇
  2014年   3315篇
  2013年   2577篇
  2012年   3286篇
  2011年   3825篇
  2010年   3557篇
  2009年   3360篇
  2008年   3529篇
  2007年   2486篇
  2006年   2056篇
  2005年   1924篇
  2004年   1603篇
  2003年   1350篇
  2002年   1291篇
  2001年   1066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城市品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打造城市品牌,是每一座现代化城市谋求发展的必由之 路。常州在构建特大城市的进程中,应立足于经营城市的视角,探讨与解读“常州大学城”的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132.
丁祖荣 《社区》2004,(3):10-11
前不久,我们借居委会换届之机,选择在藕香园社区和凤凰山社区进行居委会换届直选试点。藕香园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成员杂,属边缘社区。凤凰山社区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职员工宿舍区,居民素质和行政控制程度比较高,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选举工作开始前,多数人认为单位型社区成功  相似文献   
133.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阳光、空气、绿地等美的环境的憧憬,加上家用汽车的普及,发达国家大城市大量的人口迁往郊区,形成了市郊城市化的格局。在美国,人们将这种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短期内由郊区农田变成的新城称作边缘城市。一般而言,这些新城绿化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效工作环境,为解决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等  相似文献   
134.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信息化水平也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信息化要以怎样的姿态,投入到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值得你我来讨论。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搞好跨文化沟通是国际经济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以西欧、美国、阿拉伯国家和日本为对象探讨其文化差异和沟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8.
WTO改变南京     
张启祥 《金陵瞭望》2006,(24):10-12
2006年初国际咨询业巨头麦肯锡派出一队人马,穿梭于长三角及周边6座城市,“隐身”调查,最终拿出结论:从政府管理水平、机场设施到地理区位、城市经济,在十几项指标考核中,南京得分第一!而这正是WTO给南京带来的变化。 不管是到洋超市购物,还是到外资保险公司买保险;不管是越来越多的人开起了进口车,还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出境游,南京发生的一连串变化的轨迹显示,WTO正在改变中国,也在改变南京,南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139.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呈扩张和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当前我国安全利益的基本取向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建构防范立体威胁因素的“普遍安全观”;其二是谋求以周边地区为依托的区域安全。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现阶段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反贫困行动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被限定在服从政府快速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这两大基本的经济与政治目标之间,造成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导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公平发展,统筹发展,以减少城市贫困现象,确保人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