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7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89篇 |
劳动科学 | 234篇 |
民族学 | 133篇 |
人才学 | 112篇 |
人口学 | 86篇 |
丛书文集 | 1312篇 |
理论方法论 | 262篇 |
综合类 | 2113篇 |
社会学 | 604篇 |
统计学 | 2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459篇 |
2013年 | 414篇 |
2012年 | 399篇 |
2011年 | 500篇 |
2010年 | 378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601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镇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谋划城镇发展战略,合理构建城镇体系,不断改善城镇形象,对于把南川建设成为渝南黔北地区经济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城镇、重视城镇、加快城镇发展步伐、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使城镇建设上档、升级、提位。 相似文献
72.
李志荣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邓小平同志在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倡导改革开放和领导科技、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贯穿有伟大的创新思想 ,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 ,创新是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3.
74.
符礼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在论述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 ,阐明了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1)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 )依靠科技进步 ,走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之路 ;3)遵循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 ,维护、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75.
成志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形及农村贫困相比.处于转型期我国城镇贫困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口不断增多.且来源广泛;二是企业职工及其家属成为主体;三是分布具有明显的行业和产业特征;四是人口年龄偏高且素质偏低。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失业和就业不足;二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三是农村富余劳力大量涌向城镇;四是物价涨幅过快;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1.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扶贫帮困救助机制;3.理顺城镇个人收入分配关系;4.合理调控农民进城;5.完善劳动力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 相似文献
76.
黄家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4)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回顾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 0年的探索历程。认为这一历程实际上就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这条道路始于毛泽东 ,成于邓小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予以继续、拓展。 相似文献
77.
在“行政规划和权力租金驱动”和“市场自由流动组合”之间作出取舍,比在“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之间作出选择重要得多。也许,提高我国未来城市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从政府未来发展大计中一笔勾掉。 相似文献
78.
以涉县的农村道路建设为例,结合该地区土地整治特点,通过对农村道路发展现状的分析,在强化道路主体、道路绿化、生态排水、配套设施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组织领导、资金筹措、绿色生态、管理维护,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铺筑,栽种本地适宜的树种、草种,将生态和人文设计理念融合到道路设计中,丰富并传承乡村文化,发挥其观赏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朱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30-40
在"诗歌中的语言"这篇讲演中,海德格尔着重探讨了特拉克尔作为一个"伟大诗人"据以进行诗意道说的那"独一之诗"的"位置"(Ort).这一"位置"被命名为"孤寂"(die Abgeschiedenheit)."孤寂"指的是"死者"、"异乡者"、"未出生者"等"离开者"的"已经离开状态"(Abgeschiedenheit).这种离开是向着更早的早先的离开,向着最初的开端的返回.这样一种离开和返回有其时机性:它发生在自己的时间.同时,这种返回也是"精神性的":它由"精神"所规定.而精神的本质又被海德格尔规定为"开辟道路".关于"开辟道路"的思考把我们引向"道"(Tao),因为海德格尔在另一个文本中曾说道:"然而,'道'或许就是为一切开辟道路的道路,由之而来,我们才能去思理性、精神、意义、逻各斯等根本上也即凭它们的本质所要道说的东西." 相似文献
80.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1,(8):33-33
按照成都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青白江区以开展"深入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促进城乡充分就业。2010年,全区农业富余劳动力10.67万人,向二、三产业转移9.6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9.97%;城镇从业人员8.3万人,新增就业6332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7元,同比增长12.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71元,同比增长16.3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