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45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101篇 |
社会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嘉珍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7):9-14
2002年12月11日,台湾地区公布施行了《环境基本法》。由于《环境基本法》的公布施行是在台湾地区主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均已公布施行后才制定公布,法规架构沿袭了台湾地区1970年代的《公害防治基本法》(草案)及1980年代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草案),是否能够处理廿一世纪的前瞻性环境议题,符合“永续发展”的需求,仍有疑问。本文尝试评析该法,简介《环境基本法》的立法背景及沿革,检讨《环境基本法》的实施现状以及评析法规内容,提出本法的不足之处,最后并尝试提出迎向新世纪的环境基本法应具备的架构及内容。 相似文献
42.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实施对于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在2021年12月25日举办的“民法典与社会治理”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民法典与媒体治理、民法典绿色条款的类型化及与环境法典的衔接、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的新发展、民法典与我国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治理、民法典对房地产市场及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治理实践、民法典担保物权改革对营商环境的治理、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实效考察、民法典诚实信用原则对诚信价值观的实践、民法典与商法发展的新动向、民法典与比较法、民法典时代的教与学、民法典与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43.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国际上最早出现的环境基本法,它在环境保护理念、制度和程序构建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规定,至今仍能体现立法者的前瞻性.该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实施历程,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综合决策等方面,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后人研究环境基本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活标本. 相似文献
44.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央港关系的矛盾在基本法世界中具有普遍性。作为一种宏观的政治构想,"一国两制"事业的繁荣发展有赖于人们运用法治思维,在基本法实践过程中积极正确地对待央港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步加以推进。香港基本法第17条在处理中央立法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立法权的关系中具有枢纽地位。由于规范结构和立法原则上的深层规限,其第3款设置的中央立法审查发回权条款在启动理由和运行程序上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酝酿着中央立法审查权和香港特区司法审查权的潜在冲突可能。中央立法权与香港特区自治立法权的划分是一个难点问题。厘清发回权条款的规范疑义及其法律效果,明确中央立法审查权的主导地位,可将长期受到遮蔽的中央立法审查权与香港司法审查权之间的潜在冲突消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45.
吕忠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9-42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又涉及人民基本生存条件提高、社会秩序稳定的重大问题。客观地说,《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环境保护立法理论和实践的一些积极进展,然而也存在诸如基本定位不够准确、监管体制问题并未解决、逻辑结构不够清晰、没有充分吸收实践成果、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修改环境保护法,回应政府职能转变新改革,明确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定位与调整范围,完善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权利和义务、环境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 相似文献
46.
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法。随着环保领域各单行法的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法的缺陷表露无遗:内涵缺位、形式错位、制度滞后。环境保护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其基本法的性质要求对环境法律进行整合。西方发达国家都成功地进行了整合性的环境立法,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共通原则制度已经确立,立法技术渐趋成熟,所有这些都为环境保护法修改提供了可行性。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存在政策法、环境法典、基本法三种立法模式。相比之下,基本法模式是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7.
区域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克服区域经济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区域经济法是由区域经济基本法和区域经济管理机构组织法、经济区划法、区域经济规划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区域经济合作法、反区域经济垄断和反区域不正当竞争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法、特别经济区法等区域经济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相似文献
48.
孙宪忠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3-63,67-68
当代社会,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人与人的交往非常广泛。但即便如此,人的社会关系也无非是两种基本关系: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服从关系和平等主体之问的自愿协商关系。法律是社会的调整器,对于社会的管理服从关系,法律予以调整的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和各种 相似文献
49.
伍慧萍 《社会观察(上海)》2016,(4):50-51
2015年八九月之交,德国因其接收难民的宽松政策骤然站上欧洲难民危机的风口浪尖,为了化解危机,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应对措施。相对于20年前通过限制性立法发挥威慑作用的做法,当下的德国政府通过融入的主导思想和人道安置难民的实践,引导德国日渐发展为开放的移民国家。难民危机在德国的发展现状进入2014年以来,欧洲避难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国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接受的避难申请量遥遥领先于其他 相似文献
50.
税法体系是税法在法律形式上的整体布局和法律内容上的严密规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构成。现行税法体系存在着法律层次低,法律效力不高,税法的行政法特点不突出,地方缺乏适度的税收立法权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完整的税法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