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本文从一名犹太基督徒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在作者身上所发生的犹太教与基督教身份之间的张力,并从耶稣、保罗以及早期犹太基督徒身上寻找解决方案,进而消解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历史上的误会与冲突,以及如何从基督教的角度去协同与犹太教的关系。最后,作者陈述了现代以色列国内巴勒斯坦人的现状,并提出作为一个基督徒的正当立场。  相似文献   
42.
43.
44.
双十节作为纪念武昌起义的法定节日,逐渐成为人们建构和承续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基督徒群体也积极参与其中。民初基督徒对辛亥革命的成功充满了兴奋、感恩之情。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内忧外患,基督徒在双十节多有庆无可庆的感慨,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不免有几分苦涩,但仍珍视辛亥的共和理念,并以争取国家统一、富强,人民幸福为现实诉求。同时,他们以象征牺牲的基督教符号十字架来诠释双十节与辛亥革命,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基督徒、一位国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5.
近10年来,有关中国基督徒身份建构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取向,一是以多元化标准来划分的不同基督徒群体的身份建构,二是从身份认同着手发现基督徒身份建构时所面临的文化融合与多元身份挑战。第一种取向在于发现基督徒如何在中国化处境中实现身份认同与建构,第二种取向侧重于在文化领域中发现基督徒身份建构的多重矛盾及纾解机制。在新时代,由于社会环境、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变化,若将两种取向结合起来,对不同类别的基督徒群体身份建构研究时综合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多重身份问题,也就能明晰社会环境、组织结构、神圣赋予等因素的作用,这或许能成为研究基督徒身份建构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46.
"儒家基督徒"特指明末清初以来服膺、实践儒家存在方式并认信基督为终极信仰的知识性个体."儒家基督徒"具有其合理性存在的思想资源和儒学与基督教历史性对话的历史经验.关于"儒家基督徒"的论说为儒学与基督教对话提供了有趣而艰难的视角.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中外共管”的趋势,并在1910年代逐步体制化。本文以中国教会一位重要领袖诚静怡在1901-1920年间的活动经历为中心,对这一体制的形成原因以及渠道做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1910年代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不仅基督教的发展进入了所谓“黄金时代”,一批精英基督徒这时也脱颖而出,从传教士助手成长为教会领袖,并由此促成了“中外共管体制”,该体制对中国基督教20世纪前半期的发展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48.
当前,对农民工基督徒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鲜见.基督教信仰教育作为"属灵的生命",对农民工基督徒随迁子女的教育认知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农民工基督徒注重基督教教育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强调信仰意义,注重培育"爱"与"感恩",这有利于下一代的城市融入;另一方面,将"信"与"不信"划分为"正路"和"邪路",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夸大基督教育价值,必然对后代的社会认知产生负面效应,容易使其对外在的现实社会产生认知失调,甚至造成身份认同的混乱,无助于下一代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49.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基督徒群体面对动荡的时局产生复杂多样的心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尽管中国基督徒与国民党政要有着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上的联系,但对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心态与立场却呈现不同分化。他们或接受进步思想继而批判国民党、迎接新政权,或保持中立、谋求和谈,或仍然视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并为之效力。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上海基督教两堂的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都市青年基督徒这一信仰群体,在身份上表现出“移民”、“高知”和“白领”的特点;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比较正统,在信仰倾向上,体现出保守性和“福音派”的特点。当代都市青年基督徒的基本精神状况比较健康,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前景表现乐观,这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可,以及对基督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