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基督徒群体面对动荡的时局产生复杂多样的心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尽管中国基督徒与国民党政要有着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上的联系,但对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心态与立场却呈现不同分化。他们或接受进步思想继而批判国民党、迎接新政权,或保持中立、谋求和谈,或仍然视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并为之效力。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上海基督教两堂的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都市青年基督徒这一信仰群体,在身份上表现出“移民”、“高知”和“白领”的特点;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比较正统,在信仰倾向上,体现出保守性和“福音派”的特点。当代都市青年基督徒的基本精神状况比较健康,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前景表现乐观,这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可,以及对基督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53.
赵无眠《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一文,写于1992年,刊于《书屋》杂志2000年第11期。文章以基督教堂和中国的佛庙道观为题,比较了诸方仪式之别和神髓之异。其中谈到教堂总是建在人口集中地区,徒众们不惟传道弘法,而且到处建立育婴堂,兴办慈善和福利事业,为社会弱者服务;而佛僧道士则专往深山老林里钻,靠向俗众施舍索取为生。那意思总结起来就是:佛教徒重修炼与超度,基督徒重行动与承担。赵文十分生动,深有妙趣。  相似文献   
54.
黎巴嫩是世界上少数执行银行保密法的国家之一,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人口比例相当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处的国家,国家元首和三军总司令由基督教徒出任,休息日为周日,侨民数超过国内人口三倍,境内没有沙漠,全部国土都被绿色植物覆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自身性格和时代造就两个方面进行阐释,指出主人公萨韦利悲剧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出悲剧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上海基督教两堂的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都市青年基督徒这一信仰群体,在身份上表现出“移民”、“高知”和“白领”的特点;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比较正统,在信仰倾向上,体现出保守性和“福音派”的特点。当代都市青年基督徒的基本精神状况比较健康,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前景表现乐观,这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可,以及对基督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57.
德性观念的变革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欧洲中世纪基督徒的德性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分别由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倡立。近代公民观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传统,而以古罗马法律公民观为基础。近代公民的德性是无根基的,这种无德性的公民组成的现代政治社会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8.
以天水市麦积区吴家村为个案,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甘肃东部农村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关系,结果发现:(1)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经济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经济价值观是分离的;(2)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社会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社会价值观是分离的;(3)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道德价值观是趋于一致的;(4)高宗教性教徒积极认同自己的身份;(5)低宗教性教徒消极认同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59.
华人基督徒是近代以来中西文明对话的产物,北美华人基督徒依托华人教会,保留了华人特色,具有较强的社团影响力和很大的包容性,借助现代传媒,也具备了发达的组织传播能力.北美华人基督徒是华人移民在海外进行“中国价值观”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通过一种新的方式传承并更新了中国文化,凝聚了软性的中华力量,并通过基督信仰彰显了华人力量的全球性影响力,对中国软权力建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调查发现,儒家伦理尤其是孝道,已在笔者所调查的豫西李村崩解.村民缺乏践行孝道的动力,孝道只是作为需要被激活的伦理之一处于潜伏状态.研究发现,与非基督徒村民的普遍不孝行为相反,李村基督徒相对比较孝顺.充满悖论的事实是:乡村基督教恰恰充当了激活儒家孝道伦理的工具.基督教激活了儒家伦理,但同时也改变了儒家伦理.乡村基督徒激活与改变儒家孝道伦理的悖论性个案为我们探讨伦理重建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