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0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67篇 |
劳动科学 | 19篇 |
民族学 | 101篇 |
人才学 | 34篇 |
人口学 | 43篇 |
丛书文集 | 740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175篇 |
综合类 | 1363篇 |
社会学 | 265篇 |
统计学 | 1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214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208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218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1978—2005年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从大区和省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并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总量数据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空间格局变化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受教育程度,化肥、农机动力等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农村水库库容量等因素均对各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而除涝面积,自然灾害成灾受灾面积比例,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比重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化起到负向作用;且空间误差参数结果表明本地区的粮食生产会受到相邻地区粮食生产负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华人时刊》2006,(5):96-96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等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及农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生物经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减轻人们的病痛,阻止疾病的蔓延,延长人们的生命周期。可见,发展生物经济不仅是一项世纪性的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惠及十几亿人口健康的民生工程。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产业集团的正式成立将预示着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更加快了步伐。 相似文献
53.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综观2 0世纪的历史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在坎坷和典折中不断前进 ,开创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空前严重的挫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 ,国际风云变幻 ,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 ,迈向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就必须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一、历史长河中的某种暂时反复… 相似文献
54.
在国内国际复杂环境的多重夹击下,中国于2020年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破解开放困境,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基于问题导向,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开放战略措施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历程,研究经济开放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分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现实发展。研究发现过去四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是“内外循环”主从关系循环论证的体现,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奠定历史基础;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超大市场规模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底气来源,并且大口径的外循环与内循环相适配以共创最优经济效应,最终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55.
胡鞍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49-3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本文对我国未来五年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阶段的发展态势作出展望和定量分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更加巩固,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呈中高速增长趋势,将迈进中等发达国家门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将显著提升,主要科技指标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加快构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和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加快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新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加快建设世界绿色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56.
中部崛起战略将是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将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部各省纷纷表示要主导中部的发展,要起“中部龙头”的作用,要率先崛起。本文用计量经济学有关的知识,分析了中部六省的经济梯度格局发展概况,认为中部六省应作为一个整体板块来崛起,应该加强合作与协调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57.
檀跃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4-18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国际战略.它的形成既与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密切相关,又是中共与美、苏关系演变的必然结局.在这一国际战略下,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主张达到了高度统一,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有力的援助,从而巩固了新生政权. 相似文献
58.
武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73-76
《儿女英雄传》讲述了一个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一夫双美"的故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十三妹,集"儿女真情"、"英雄至性"于一身,作出了种种侠义之举;而男主人公安骥却几乎毫无作为,仅止于被动地接受女性的付出,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女强男弱"的两性格局。这与西方同类叙事文学中的两性格局大相径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心态,并借助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中"女强男弱"格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不对等的博弈:土改中的基层政治精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东、河北等省的土改运动为例,探讨了群众运动中基层政治精英的独特处境和行为特征.土改期间,基层政治精英并未完全成为国家的忠实代理人,而是在社会人、理性人的角色指引下与国家权力进行博弈,以维护村社利益或追逐个人私利.另一方面,乡村民众的介入改变了国家与基层精英的力量对比和博弈格局,致使基层精英既内在于又外在于国家权力体系,处于明显的权责分离状态,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谋求私利和"去政治化"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60.
世界性经济危机: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于解释和解决经济危机具有有限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和理解美国当前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一国无法始终保持稳定的出口份额,仅仅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不足以保证国外对本国产品需求的稳定性.而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特别是与美国经济的重要联系,使我国深受这次外来经济危机的影响.鉴于自身的教训,在全力抵御危机造成的影响的同时,必须有应对类似影响的长远考虑,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外来经济危机冲击的思路和出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