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切斯菲尔德勋爵(1694-1773),英国著名的外交家兼作家,曾任驻荷兰大使、国务大臣等。他风流倜傥,在英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以著作《给儿子的信》而闻名于世。本篇选自其中,是他给儿子的家书。亲爱的孩子: 惹人喜爱要有必要的条件,但这又不是一门易学的艺术,而且很难将其归纳成规则。你自己的良知和观察力将会比我教授给你的还要多。“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去对待别人”,这是我所知的取信于人的最好的办法。细心留意别人怎样做让你愉快,那么很可能你做同样的事也会让别人愉悦。如果别人对你的性情、兴趣甚至弱点甚为关心,让你满心喜欢,请相信,你对人施以同样的热情和关照,也一定会使他们欢心。与人结伴来往时,需因循其中的氛围,勿矫揉造作,发现同伴的幽默之处时就开怀一乐甚至调笑一番,这是每个人对群体应具备的态度。在人前不要说瞎话,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和不悦的事了。  相似文献   
62.
王斗直言     
战国时期,士人是这个社会里地位最为独特的一个阶层,这些人虽然大多出身比较寒微,但是由于或者有一技之长,或者有远见卓识,在社会上受到了普遍的尊重,特剐是受到了各国统治者的普遍重视。当时,各国统治者都意识到了士人的重要性,在各国统治者看来, “仁人也者,国之宝也;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之士者,国之尊也”,“得士者存,失士者亡”,获得了广泛的共识。一时之间,养士蔚然成风,各国王侯贵族招揽士人,以求在列国之间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战国时期以养士而著名的不仅有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无忌,而且列国诸侯也着意于养士,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齐宣王。据史书记载,齐宣王曾经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营造了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数以百计的文学游说之士从四面八方齐聚稷下,人们称这些人为“稷下先生”。他们在齐国著书讲学,议论政事,同时也想尽各种方法引起齐王的重视,下面的故事说明的便是当时士人们的一种向齐王表达政见的艺术。  相似文献   
63.
屈原与贾谊都具有强烈的功业意识和英雄意识,他们作为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都能够敏感而清醒地认识现实并预见未来.在赋体文的创作上,贾谊直接承继了屈原的艺术精神,重抒写情志,语言瑰丽,情感激切,构思亦与屈骚一致.  相似文献   
64.
吕特 《船山学刊》2005,(4):118-120
苏轼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性格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度与兼容精神;他屡受打击却始终不肯放弃的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韧性精神的集中表现;他幽默机智、洞明世事的睿智与聪慧是我国民族智慧性格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65.
林语堂 《领导文萃》2008,(19):59-62
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和人家争辩,你是吃力而不讨好的。聪明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不肯这样干的。因为,你去和人家争辩,只有更增加了人家的倔强,不会改变了听众的心情而来同意你的。在开头的时候,你应该向人家表示同情,使人家和你共同站在一条线上.然后你再举出事实来,也不必争辩,你自然是得到了胜利了,莎士比亚有名的作品《凯撒大将》,  相似文献   
66.
张玉晶 《理论界》2024,(1):31-37
“庄周梦蝶”作为《庄子》内篇中的典型梦境,蕴含玄妙哲理,呈现的场景充满真实之感。多数学者在讨论此梦境时注重“觉”与“梦”之间的义理阐发,尝试体悟何谓庄子的精神自由。后又有学者另辟蹊径,在哲学诠释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感知庄周彼时心境。实则,唯有将《齐物论》末章置于《逍遥游》的主旨之中才可以回归本真,以此窥见深藏于庄子内心深处的渴望。透过迷雾一般的梦境,看到的恰是庄子在“化蝶”这一虚拟物化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心理,这是“齐物”想要消弭万物界限的旨趣所在,更是一种追寻超脱世俗世界,安放心灵的处世之法。  相似文献   
67.
盛梅 《人才瞭望》2004,(1):50-51
老板之所以是老板,因为他在办公室里是惟一的,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因此老板就是办公室里的太阳和月亮,尽管员工每天都能看得到,但是永远保持着遥远的距离。面对员工的敬而远之,老板是不是也会经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呢?  相似文献   
68.
庄子蔑视儒家等因热衷功名而为名所累,主张"绝圣"、"忘物",做"乱世"的旁观者;感慨栎社树等因"无用"而可以尽享天年,主张"无用"、"顺人",做"游世"的自保者;不满足于大鹏等"有所待",追求"无待"、"逍遥",做"现世"的超越者.庄子的处世之道,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69.
做好自己     
QA别人啥啥都好,我样样不行大学毕业后我陆续换了很多工作,现在快30岁了又丢了工作。我没有积蓄也没有男友,想想那些初中都没毕业的朋友,现在个个有房有车,婚姻美满幸福,我  相似文献   
70.
“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从社会伦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一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