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华人时刊》2005,(12):63-63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撰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的权威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实施“壮大龙头”和“地区互动”两大综合性战略,推动各类经济带或经济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2.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1902年至1911年《大公报》对现代体育思潮的报道进行梳理、研究,得出此间的《大公报》积极宣传现代体育思想,提倡"尚武强兵"、反对妇女缠足,积极提倡女子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各种体育社团的建立等内容。  相似文献   
93.
匪患是民国时期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民国时期的社会舆论对于土匪的一般认知和态度,对土匪现象的评论、治理对策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十分有意义和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上海出版的《申报》和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无疑是反映民国社情的标志性报纸。1912~1934年期间,在《申报》和《大公报》充分提供的时评版上,知识界人士站在政治风暴之外对民国匪患的成因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就治匪问题之方方面面贡献方案,以提供政府作为治匪政策和策略之参考。他们借助报刊论政,表现了极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的许多解决民国匪患的建议和设想,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事实,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民间舆论的总体倾向。但是书生论时空悲叹,由于民国政治当局的腐败和复杂的社会纷争,他们治理匪患的建议和设想没有被当政者采纳,流为无法实现的空想。  相似文献   
94.
刘杨 《理论界》2014,(6):102-104
中国现代新闻舆论的兴起与历史上清议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与政府过程的互动关系,有着历史性的路径依赖;以民国时期《大公报》与政府过程的互动为个案,可以看出新闻舆论中存在着精英话语霸权意识,但实际中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新闻舆论在政府过程互动时,是一柄双刃剑,既要有理性的批评,又要有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95.
1927年初,"党潮"由"汉赣党潮"发展到反共清党。此间,《大公报》对"汉赣党潮"的兴起与持续、"汪蒋握手"、反共清党等阶段作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报道与分析,展现了该报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乃至当时社会在相关问题上的关注焦点与认识水平。当局者十分注重处理与媒体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实现其政治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在十余年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政论时评和新闻学文章,提出了许多新闻理论的思想主张。他最早提出报纸具有商业经营和社会责任双重性质,并认为社会责任是主要的,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敢于直言,是报纸的基本职责;他主张,报馆是主持清议、维持公理的地方,记者必须具有清华高贵的品质,不然就没有资格从事这个行业;他认为,新闻法制要以维护言论自由为前提,明了清晰,便于执行,成为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而不是官员用来任意查封报馆的保护伞;他提倡,报纸要更好的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就要积极提倡内容健康、语言通俗的白话文。  相似文献   
97.
"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大陆的主要新闻媒体对其进行了迅速报道并发表了不少评论,其中<申报>、<大公报>与<文汇报>或多或少对国民党和政府持批评立场,大体可谓民声的代表,<中央日报>则基本上站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立场,可谓官声的代表.大陆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大体上反映了事件的进程,评论也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多数媒体都表现出对台湾同胞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以及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但有些报道和评论亦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在对事件的全面反映与分析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8.
邓圣:前不久我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刚回北京。这次个展是由"中国画学会"作为学术单位,香港"博古斋画廊"承办,受到了香港"潮州商会"和《大公报》的支持,画展比较成功和圆满。这次画展展出了我近几年创作的37幅作品,观众们的反响都不错。这批作品既有传统的继承又具备个人的东西,我的新画集中收入了部分作品,今年还计划在广州做一个展览……SHMJ:对于画家来讲,从计划到筹备一次画展投入一年或者几年的时间都是很正常的,由此可见,目前你的工作量相当繁重。  相似文献   
99.
作为大众传媒的《大公报》,在晚清时期为开发民众智识作出了许多切实的努力和贡献,同时反映并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其中,它对于白话文的提倡,对于阅报社的推广以及对于休闲娱乐等社会文化新变化的记录与宣扬,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或留下来一份丰富而有独特价值的历史纪录,值得深刻探讨和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抗日宣传报道虽然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但是在宣传策略和技巧上表现各异,舆论宣传效果多有不同。《新华日报》评论的内容以团结抗战、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大公报》关注经济,关注民间,有其鲜明特色;《中央日报》的国际评论琳琅满目,较有深度和价值。“三报”对两场战争的宣传是一个历史性“褶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对未来的历史走向起着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