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欢乐箴言     
彭真平 《老年人》2005,(2):31-31
大院里有一位长者.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每天鸡零狗碎,忙得不亦乐乎,但从他神采飞扬的脸上.却读不到半点沮丧和失落。他的豁达开朗、幽默风趣,总是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相似文献   
32.
陈克勤 《社区》2014,(11):34-34
崩密列沉睡在吴哥窟以东50公里的丛林中已有500多年,至今未作修缮,六年前,寺庙周围的地雷才全部拆除对外开放,是吴哥古迹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寺庙遗址。  相似文献   
33.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服务对象涉及两个不同的家庭系统——生养家庭和领养家庭,且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特殊的家庭系统考验工作员的文化力,如何在这种夹心背景中去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的需要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34.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这恐怕是所有老年人共同的心愿。笔者近期在农村采访、调查时发现,当前农村中一些老年人的境况却令人忧虑,他们心目中的“三有”心愿还大都停留在纸面上。  相似文献   
35.
对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身份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述,可以从四个层面阐发毕晓普代表作中的性别转换:1.毕晓普的童年创伤与母亲的缺席:毕晓普对于母性身份的恐惧和逃避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她童年所受的精神创伤;2.物化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从男性视角对女性身份进行物化,还是从大众角度对女性身份的荒诞性物化,都使得其女性身份被尴尬地凸显,从而表达了毕晓普对于女性身份冷静的思索与理性的反抗;3.女性身份的失落:毕晓普表达出对母性身份无法逃离的宿命感和悲剧感;4.诗歌中的性别跨越:进而考察女性身份在诗歌中是如何被消解的。  相似文献   
36.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  相似文献   
37.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将来人口推计报告》称,1995年后出生的人,估计有20%将一生不婚不嫁。这个结果将导致日本人口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目前,日本人口总数约1.28  相似文献   
38.
当前,有不少大学生有迷信心理和行为。"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转型期社会的迷惘、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以及大学生自身价值观有关,对此必须加以有效防范,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9.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来过  相似文献   
40.
在某种意义上,书法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书法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一解释的重点价值,并不在于书法内在性质的释发上,而在于书法生存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和书法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影响的扩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