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科技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分离与对峙日益引起人们的忧虑。这一“分离与对峙”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已明显表现出来。严酷的实事——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失落”我们曾于2001年分六大区,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达1万余人,调查结果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已成严酷事实。“个人本位”走向极端,明显疏于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只有25.34%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只有6.8…  相似文献   
62.
一再在文中阐述人性的归根倾向 ,是 4 0年代初期开始的周作人撰文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心理动因 ,在于附逆后的周作人自感于本我失落而试图寻回以恢复内心平衡的迫切要求。 194 6年关押于南京监狱中《儿童杂事诗》的创作 ,正是从与这种寻根倾向一脉相承而来。诗作者在稚情憨态孩童的勾描中 ,在人与自然圆融无碍童年世界的创造中 ,在与鲁迅“兄弟怡怡”之情的重温中 ,苦苦寻觅着失去的自我。另外 ,《儿童杂事诗》也隐含着周作人的某种申辩 ,寄寓着他对人们以“变”来概括全人 ,抹煞了他“未变”部分的某种不平  相似文献   
63.
我国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该文则进一步证实湖南是黄帝主导炎黄部族永结联盟的地方,修山系列地名再现华夏文化的胚胎底蕴。这个发现十分难得,对于我民族远古文化的研究,以及宣传湖南、宣传湖湘文化,催生华夏源头文化产业链,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4.
2011年,国家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宣布,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基本完成,虽然还需经过多轮法律审定程序才能正式生效,但其中精神慰藉一章中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等具体条文,还是引起了广泛争议。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的背景是什么?将精神慰藉细化成这样具体的法律条文,能否  相似文献   
65.
"人文关怀"是德育的内在特质,古今中外文化中的人文理念为德育人文关怀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对人进行内在自觉的关照是德育的应然状态。现代德育人文关怀的失落,造成德育实然与应然状态的分离,引发一系列精神危机和社会矛盾。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文化因素、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德育功能和价值定位的偏颇等多重方面。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德育,应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抓住德育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特质,将情感、爱等人之内在本性所必须的元素更加深入地融合到德育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66.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3,24(6):93-97
"荒原"意象是鲁迅小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艺术现象。这一现象表现着鲁迅的文化心态,即鲁迅在理性上倾向于新文化的价值立场,而在心理深处对传统文化仍然有着一定的价值认同。以往的鲁迅研究认为"荒原"意象来自鲁迅作为新文化的觉醒者面对传统文化的包围所形成的孤独感,本文认为不仅如此,"荒原"意象还来自于鲁迅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失落的痛惜感以及鲁迅对于新、旧文化价值选择的独特认识。这种心态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刻性与独到性。  相似文献   
67.
人际和谐是人地和谐的前提。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群体性失落,指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因利益预期没有得到较好满足而对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有所不满、抱怨甚至冲突的不和谐现象。比较突出的失落现象有当地居民因生存利益受冲击而产生的家园性失落,政府因经济漏损而产生的政治性失落、旅游企业因竞争环境不佳而产生的发展性失落,旅游者因景观受损、景区混乱而产生的体验性失落。本质为人际利益失衡、利益失和的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群体性失落,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68.
在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中,作为时代中心行为的思想启蒙是以“人”的发现作为话语核心的。从近代的“新民”到五四“狂人”,从浪漫诗人到铁血战士,由英雄到神再到凡人,正是在不同历史语境的不同阐释中,也同时是在不断的发现与失落中,“人”寻求着自身的存在方式。文学作为人类心灵的记录和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条途径,既本真地记录着这个心路历程,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了“人”的塑造。  相似文献   
69.
印加文化的重要遗址马丘·比丘,曾被浪漫地称作“消逝在云雾之中的城市”,探险家宾厄姆也因发现了这个城市而闻名于世。然而正如很多曾被误称为消逝了的古代遗址那样,马丘·比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消逝,从1911年以来,它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起,最近在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则向公众展示了关于它的最新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70.
学术精神的失落与大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军 《云梦学刊》2007,28(4):15-15
晚清以来,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大学逐步成为学术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与发扬光大者,在推进现代学术的萌生、发展与转型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蔡元培语)的北京大学,我们很难想象五四新文化运动能够狂飙突进、如火如荼的进行;如果没有西南联大在“国难时成为文化的支柱”,我们很难设想经历了漫长的抗战的颠沛流离之后,我们还能拥有完整而健康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