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89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管理学   5512篇
劳动科学   240篇
民族学   373篇
人才学   944篇
人口学   328篇
丛书文集   5803篇
理论方法论   1157篇
综合类   14226篇
社会学   2804篇
统计学   1281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760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2186篇
  2013年   1878篇
  2012年   2051篇
  2011年   2235篇
  2010年   2164篇
  2009年   2431篇
  2008年   2696篇
  2007年   1922篇
  2006年   1602篇
  2005年   1658篇
  2004年   1335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1090篇
  2001年   959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在国家的教育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的现在,中小学教育越来越追求"小而精"式教学,从而增大了对于教师资源的需求,大量的教育学习者成为教师团队中的一员,教师资源得到大大的提升,教育水平、范围也随之水涨船高,与此同时,教师职业道德落差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虽然大体上教育质量在上升,但将目光放到部分的教育实况之上就会发现在部分的地区,或者个别教师的实际教授状况之中,就会发现不仅教育个体质量有所下降,甚至还有教师因为在职业道德上的不足,乃至欠缺对于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此,必须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有效的建设策略,从个体到整体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72.
同情在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举足轻重,其重要性横贯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同情的讨论可以从规范性和解释性两个维度进行,规范性的讨论强调同情的道德涵义,而解释性的讨论力图描述同情在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从解释性的维度着重探讨了同情的发生机制,同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其所激发的人们改良自身处境的冲动,并由此引申出斯密对正义环境(休谟、罗尔斯)的批评。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977.
刘科  胡华伟 《理论界》2020,(5):68-75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媒介对人类社会的信息扩散和渗透作用越来越强大。在我国,媒介信息共享成为人们当下较为迫切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求,是社会发展共享理念在信息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公共精神的一种体现。在媒介信息共享的推进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压力。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媒介信息共享伦理的本质及其实现路径,构建和谐有序、安全有效的媒介信息共享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公开,自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进而为数字经济社会的健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978.
979.
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图像文化史作为新兴的研究方法进入中国,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文化生产与传播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同时,西方图像学研究为各类文学、美术、电影等作品的解读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支持,研究者把图像学理论与文本分析有机结合,展开了艺术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实践。"十七年"时期的图像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美学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有进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的必要。通过对现有的"十七年"时期图像文化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可以展现中国图像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西方图像学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相似文献   
980.
新媒体流行文化将受众建构成"媒介真实"里各种可能的关系主体与利益主体,影响其生活观念、身份认知、社会态度、实践行为、社群关系和共享信仰,带来受众意识形态认知被代理、社会共同体关系与意识形态实践秩序被解构、信仰取向异化、社会共同基础弱化等潜在问题与风险。以"良善意志"参照系建构、"实用美德"建设、"主体间关系"平衡等显性操作,强化新媒体文化中意识形态共识的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突破意识形态问题的惯常认知心理框架与隐性线路,妥善消解其潜在的矛盾与风险,亦可为新时代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与治理提供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