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0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8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54篇 |
人才学 | 28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74篇 |
理论方法论 | 35篇 |
综合类 | 1102篇 |
社会学 | 117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李延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文对现行《现代汉语》统用教材中上声字的变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三个以上上声字相连。要根据词或词组的结构方式适当分组,进行调值变换。 相似文献
92.
咬字、吐字与发声的关系相辅相成,“字正”的同时且要注意行腔的圆润,力求注意自然语言与歌唱语言的区别。字头、字腹、字尾三者的发声应与语音两方面同时训练,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93.
陈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48-51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促使其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信息社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集团资金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4.
汤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3):100-104
学者对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 在以 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传世文献异文,考释了 S.202«伤寒论??辩脉法» 中的疑难字,力图揭开敦煌本«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为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96.
张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10
通过对古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分析及汉语方言材料的佐证,认为致使性"得"字补语句有两个来源:一是致使义"得";二是词汇手段使动用法衰落,使成式出现。特别是隔开型使成式和"V+使令动词+C"用法的出现,给致使义"得"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句法位置,从而促发了致使性"得"字补语句的产生。而从生成语法轻动词理论角度来看,致使性"得"字补语句中的"得"可看作使役轻动词。 相似文献
97.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辫子群的密码体制的理论知识,并进一步针对一些基于辫子群的密码体制中的问题给出说明,以支持或反驳其已有的论断。 相似文献
98.
羌汉语言接触形成的一组同源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99.
张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426-428
关于定名间"的"字的结构规律研究主要有结构松紧说、语义关系松紧说、音节数调剂说等.本文通过单个名、形、区别词作名词的定语现象的分析,认定名词组合间有无标记"的"取决于定名在语义上是否匹配语义组合自然的,定名间通常不出现"的"字;反之则需要"的"字来作标识. 相似文献
100.
李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65-68
关于"NP+的+VP"结构的性质,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问题的症结在于,它在功能上表现为名词性,但中心语却是谓词,这就与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相悖.因此,有学者提出"NP+的+VP"结构不是偏正结构而是"的"字结构的观点.本文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把"NP+的+VP"结构归为"的"字结构是牵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