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6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管理学   7323篇
劳动科学   318篇
民族学   549篇
人才学   4439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3717篇
理论方法论   1637篇
综合类   16783篇
社会学   9763篇
统计学   25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676篇
  2016年   1120篇
  2015年   1417篇
  2014年   2834篇
  2013年   2874篇
  2012年   3640篇
  2011年   4428篇
  2010年   4274篇
  2009年   5498篇
  2008年   4890篇
  2007年   2370篇
  2006年   1487篇
  2005年   1380篇
  2004年   891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85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美感教育在器乐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器乐教学中,演奏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娴熟的技术巧妙地运用到乐曲中,这就需要美感的培养。本文从创造性的练习、聆听及欣赏、提高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培养技巧的同时进行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72.
体育教学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有传授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格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73.
以青年学生为主体 ,以课堂教学之外的广泛活动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高校教育领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 ,深刻认识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高校的整体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让学生进入学术前沿 ,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等是实现这个重中之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的步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指出影响中国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中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 ,即应该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拆除学科壁垒、以人为本、为学科和人才超常发展提供条件 ,实现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76.
一般地说,学生党支部是一个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集体,在开展思想教育,强化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77.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重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8.
本文具体真切地从四方面谈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体会经验。  相似文献   
79.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遵循这一原则 ,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 ,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在课堂外 ,通过举办英语角、办英语广播节目、故事会、教唱英语歌曲等众多方式 ,尽力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80.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解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来源于多个方面,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危害较大。形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根源既有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要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摆脱自卑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