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401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要求,同时也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了起来。由此,进一步动态观察新媒介生态,深度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是新媒介日益成为基础设施和媒介化社会到来之际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当下价值的学术命题。为此,我们推出“媒介新生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试图通过笔谈的形式就以上问题做出回答。喻国明的《元宇宙、游戏与未来媒介》、秦艺轩和郭晨的《游戏化社会的趋势、逻辑与反思》、张英培和胡正荣的《智媒智治:全媒体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张淑华和贺子宸的《用新媒体激发人的现代化》等4篇文章分别从媒介技术前沿、社会最新势态、全媒体时代的治理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等多个维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描绘和解读“技术-社会-治理体系-人”的互...  相似文献   
742.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2022年出版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蓝皮书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2022年文化产业研究聚焦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消费升级等热点主题,其中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元宇宙研究成为学术爆点,反映了学术界对学术前沿、产业发展和产业新业态的广泛关注。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企业和园区、地域文化产业等传统议题上,学者们更加关注概念拓展、研究视角、统计分类、新业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文旅融合等问题。文化产业核心区学术期刊群基本形成,学术会议重视学术前沿性和创新性。2022年文化产业研究主要存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重视“文化属性”忽视“产业属性”、文化产业年度报告缺乏详实的统计数据和深度产业分析、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成果数量少、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缺乏案例总结研究、对文化产业政策关注度不高等方面的不足。未来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应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究、加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43.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游戏、物联网、区块链、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的同步突破所造成的“群聚效应”,把人类带入了虚实融合的新时代。作为正在发生的“存在论事件”,元宇宙将改变社会的内容生成逻辑,重塑人类的生存方式。元宇宙时代,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媒介实现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伸,还能通过设计获得各种超越身体局限的“极致体验”;运用数字分身等技术实现身份改造,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人格;当物理时空不敷应用之时,还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以多重身份参与到虚拟时空的生产之中,在继续向外太空拓展边疆的同时,向“内在的宇宙”进行深入开掘。虚实融合基础上的体验设计、身份编辑和时空生产不仅成为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44.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新方向,元宇宙技术将不仅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时分析、场景构筑和环境营造提供技术支持,也使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具有沉浸式全域体验、主体间性互动生态及“数字社会人”愿景等特征。但同时,由于元宇宙场景的去中心化逻辑,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将面临开放空间下的政治认知混乱、自由场景下的政治秩序试探、符码式参与的政治行为失范等伦理和道德风险。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布局下,党和国家、传统政治社会化机构及青少年自身应认清元宇宙技术背后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规避对策,化机遇为挑战,推动元宇宙技术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可担当数字未来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745.
伴随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元宇宙赋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突破物理时空藩篱,满足青少年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具身社交,保障青少年在元宇宙的空间权利;强化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延展意识形态空间阵地。但这也存在数据伦理、数字异化、数字殖民等风险,会进一步挤压青少年隐私空间,导致青少年出现认知障碍,甚至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夯实元宇宙空间法治基础;增强对元宇宙构建的意识引领,把控空间生产方向;加快元宇宙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空间运营服务能力;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空间开发应用能力,来规避元宇宙风险与挑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746.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元宇宙空间中成为模糊的内容,身处信息大爆炸和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包裹下的个人,既是一种信息数据,也是作为物质实体的生物存在,这两种身份存在融合和差异。元宇宙的发展实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数据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维度,即一种融合的视角对待空间交互下个人延伸出的多样化形态,明确主体传播需求和空间的局限性。元宇宙空间有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多元推动,但其交互仍旧具有身份、信息和空间的三重隔离,这种隔离影响传播的质量。元宇宙概念的充实和应用的虚空问题,有待从伦理需求和技术现实之间提出空间交互之下传播模式搭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47.
网络治理是信息时代国家治理的新领域,深刻影响着一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方面面。Web3.0时代,网络空间进一步升级发展为虚实相融的“元宇宙”形态,人际交往与经济交易活动愈发活跃。与此同时,元宇宙的日益发展壮大也引发了虚拟世界里的人身权纠纷和财产权纠纷。然而,由于元宇宙内部纠纷存在跨域性、主体匿名性等困境,公权力主体未能及时回应元宇宙内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而元宇宙内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仲裁和平台临时保护措施在贡献了纠纷解决新方案的同时,也因种种固有缺陷难以发挥实效。针对元宇宙内存在的治理真空,应在尊重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共识基础上,分阶段逐步构建起元宇宙纠纷解决机制,实现“独立自治—合作共治—协同善治”的形态嬗变,为元宇宙产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48.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产物,也是大众意识自觉参与的空间场景."元宇宙"重新构建了大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方式,计算和保存具体化的审美风格,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沉醉在他者的审美牢笼中,甘愿为数字技术打造的梦幻世界买单.通过梳理"元宇宙"中"吃播"的文本呈现、粉丝评论等内容,分析吃播粉丝的审美趋势,以及吃播视频的消费与审美的关系.吃播视频的粉丝群体大部分是青年一代,他们从吃播视频中获得生理和情绪的满足,并以崇拜的视角跟随着意见领袖.而吃播博主深谙其粉丝心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伪造成与粉丝有共同审美需求的同类,获取粉丝的消费能力,体现为一种"元宇宙"空间的消费审美特征.吃播视频俨然成为资本获取消费手段的媒介,社会个体、传播主体、媒介平台和国家机构需要共同为防沉迷消费主义而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49.
产业元宇宙是元宇宙“由虚向实”的核心形态,是基于“元宇宙+”所形成的与现实世界虚实映射、叠加、联动的数字新世界,拥有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共生“三栖体系”,是实体经济数字化变革的终极形态。产业元宇宙通过技术聚变改写传统生产力的“三要素”,重新定义生产工具,推动智能数据成为关键要素,开发机器人、数字人与数字替身等“数字劳工”新阵营,重构生产关系,并裂变出全新的“第四产业”。产业元宇宙仍处于起步期,须构建从关键认识到接入路径、场景应用、主体培育、融合生态的链路,驱动各行各业融入元宇宙新空间,布局“元宇宙+”新赛道,构建以虚补实、以虚强实、以虚优实的实践进路,开启新一轮产业变革新序幕。  相似文献   
750.
宇宙概念风靡国内学界后,既存研究往往强调定义元宇宙应以人为本,却忽略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群众为本,遂普遍基于“学者想象”重返强效果论窠臼,把群众抽象为“被进化”的超人或“被操控”的末人,极难聚焦概念热潮所遮蔽的真实民生问题。研究引入民间理论视角,考察河南省B市X县城这一基层社会的典型样本,对44名群众开展半结构访谈,发现四项元宇宙的民间理论:(1)元宇宙最符合体制内需求;(2)元宇宙是发展的负担;(3)元宇宙对寒门学生不友好;(4)“元宇宙,咱走着瞧”。其中,(4)在(1)(2)(3)的认知—情感基础上传达行动意向、构成理论纲领,反映了一种本土特色技术政治学现象:技术犬儒主义式抗议。此类抗议呈现技术犬儒主义的表面形式,但内核是报应观;它既证明被剥夺“未来定义权”的群众仍保持着作为理性行动者的主体性,又证明元宇宙概念本身与其说是补救时弊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如说是正在基层社会加剧阶层隔阂、矛盾的触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